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我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重症胰腺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 点击数:11

【通讯员:周玉娥】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一名因重症胰腺炎引发多器官衰竭的患者,历经 数日的精准救治与精心护理,患者已于8月23日顺利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此次救治不仅创造了生命线上的逆袭,更标志着我院在重症胰腺炎救治流程实现全面升级。

2025年8月7日,35 岁的张先生(化名)因出差至深圳,因进食油腻晚餐后持续左上腹剧痛,有过两次急性胰腺炎经历的他感觉此次疼痛较之前明显剧烈,不敢掉以轻心,立即急诊入院。实验室检查显示淀粉酶180U/L↑,脂肪酶257U/L ,血清甘油三酯高达17.33mmol/L,静置血液呈现典型"奶油样"分层。CT示急性胰腺炎、重度脂肪肝。医生立即给予常规止痛、抑制胰酶补液、降脂、抗凝、灌肠通便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腹痛腹胀却持续加重,更令人担忧的是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吸氧下监测的指脉氧肉眼可见地往下降低,消化科医生当即判断是重症胰腺炎,立即联系我院重症医学科立即安排转ICU监护治疗。

发病24小时内,患者腹痛腹胀进行性加剧,并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全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肠鸣音未闻及,监测尿量明显减少趋势,同时复查脂肪酶2198U/L,淀粉酶1923U/L,患者是脂源性重症胰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若不进行积极处理,甚至可在发病数小时内死亡!

ICU潘勇军主任立即部署紧急救治方案:首先是去除诱发因素-血脂净化,采用双膜血浆置换技术(DFPP),单次置换量达3000ml,同步优化低分子肝素抗凝、降脂、扩容方案;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清除炎症细胞因子风暴介质,保护肾功能;其次是呼吸支持,高流量氧疗支持下鼓励咳嗽、咳痰,安排呼吸训练器积极锻炼肺功能防治肺不张;面对随之而来的腹腔感染、严重腹腔高压情况,果断采取积极精准抗感染方案;同时部署多学科会诊讨论集思广益应对不时之需。

护理团队精细监测着患者腹围、膀胱压、呼吸、心律、体温、血压、每小时的用药明细、速度、大小便颜色、性质、容量以及精神意识状态等等全方位动态变化的数据,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针对全腹腔广泛渗出予早期多部位超声引导下精准引流方案;全体医护严阵以待,即便如此,患者腹胀仍持续加重,当班医护轮流在床旁监测核实各项治疗方案,每一次导泻、灌肠、中医药调理、外敷药物等都密切观察大便及腹部查体情况,明确腹压腹围确实上升,医护团队立即安排扩肛治疗,需要床旁手动松弛患者肛门并保持一定时间,值班医生麦伟峰、护士刘会志等多次床旁操作,尽显医者担当。

2

护理开展早期下床活动,细心呵护,促进康复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病情逐步迎来转机:

第2天:超声引导下精准引流腹腔积液1500ml,患者剧烈腹痛症状明显缓解;

第3天:经2轮血浆置换后,甘油三酯降至 4.9mmol/L;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见效,8月10日患者尿量显著恢复,8月14日成功停用血液净化;

第7天:患者耐受肠内营养喂养,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第12-19天:多次多部位超声引导下引流显示,腹腔积液从浑浊深褐色逐渐转为淡黄色清亮液体,腹围、腹压持续下降,血淀粉酶、积液淀粉酶等指标同步回落至安全范围(血淀粉酶从1923U/L 降至正常区间)。

3

持续治疗与康复

8月18日,张先生已能自主进食、下床活动;8月23日,经评估符合转出标准,顺利回到普通病房。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各项指标持续好转。

“此次救治集结了重症医学科多项专科技术,并成功开展了早期重症康复,推动了本院重症胰腺炎救治流程的全面升级。” 潘勇军主任表示,此次成功案例为后续同类重症患者的诊疗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将为更多危急重症患者带来生命希望。

此次生命线上的逆袭,不仅是我院重症医学科技术实力的体现,更彰显了医护团队守护患者生命健康初心与使命。未来,科室将持续优化诊疗方案,为守护市民生命健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