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49岁患者解除20余年血管迷走性晕厥困扰
  •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
  • 点击数:10

【通讯员:陈军】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受血管迷走性晕厥困扰20余年的患者明确诊断并实施手术,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49岁的陈阿姨从结婚起,就频繁出现无预兆的 “突然眼前一黑、倒地不起” 症状,曾因跌倒导致头部骨折,发作后数分钟意识恢复,但对晕倒过程毫无记忆。其家人忧心忡忡,遂带她前往我院心血管内科晕厥门诊就诊。心血管内科晕厥团队接诊患者后,相继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颅脑MRI、脑电图等检查,高度怀疑是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为不明原因晕厥的最常见原因,可占60-70%以上,由于其发作时间短,且常在医院外发生,很难在患者发作时监测到其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因此临床上诊断存在较大困难。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有赖于直立倾斜试验。随后,晕厥团队的核心成员陈军医师给陈阿姨安排了“直立倾斜试验”,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分型为混合型。终于,这个长达20多年的“幕后黑手”浮出水面——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

图片1

明确诊断后,考虑到陈阿姨发作频率较高、危险性较大,且药物治疗效果甚微、无法避免复发,张帆主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了心脏迷走神经节丛消融术的原理、过程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该手术通过高频电流精准“剪断”异常传导的神经路径,能从根源解决问题,目前研究表明其成功率高,可显著降低血管迷走性晕厥复发率,且被欧洲和美国指南推荐用于40岁以下、反复发作的心脏抑制型或混合型 VVS 患者。最终,陈阿姨及家属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未命名

手术当天,张帆主任领导的晕厥团队核心成员陈军医师、袁晓玲医师通过精准定位异常神经节丛,术中多导心电监护示心率从60次/分提高至80次/分以上,顺利成功完成了消融手术,整个过程用时仅数半小时。术后陈阿䧅的生命体征稳定,恢复非常顺利,目前已康复出院。

此次手术的顺利开展,不仅为陈阿姨解除了长期以来的病痛困扰,标志着我院在心脏疾病治疗领域又率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我院将继续致力于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不断提升诊疗技术与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