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鲁天瑜】近日,我院消化内科联合麻醉科、超声科、肿瘤内科成功为一名 82 岁高龄的胰腺癌胆道梗阻合并败血症危重患者实施高难度 ERCP 手术。在多学科团队的配合下,患者手术顺利,目前已康复出院,彰显了我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强大优势。
患者谢女士9个月前发现胰腺占位,病情复杂,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今年1月患者出现黄疸,在外院行ERCP诊治,诊断胰腺癌胆道梗阻,鉴于病情复杂,考虑到放置胆道金属支架困难,仅放置了一个胆管塑料支架。近2月来患者反复出现发热。1月前患者因高热、纳差再次入院。4月29日肿瘤内科经过多学科讨论认为患者系胰腺癌胆管支架堵塞引起败血症所致,需要更换胆管支架才能缓解病情。鉴于患者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极高。
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危重,临近五一长假,需要紧急给患者行ERCP诊治,消化内科宋健主任决定给患者行超声引导下ERCP手术方案,这种方案具有更快捷的术前准备,更高效的手术效率,还能避免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X线辐射损伤,但对于术者的ERCP技术要求很高。4月30日中午,麻醉科陈林主任精准麻醉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超声科刘翠云主任超声实时引导密切配合,宋健主任凭借高超的ERCP技术,成功取出患者堵塞的胆道支架,并顺利置入胆管自膨胀式金属支架,成功解除患者胆道梗阻。
术后,患者发热迅速消退,经过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腹痛、纳差及肝功能明显改善,各项指标趋于稳定,于5月9日康复出院。
无 X 线 ERCP 技术是传统 ERCP (依赖 X 射线透视引导)的改良升级,主要通过内镜超声(EUS)引导或其他影像学辅助手段(如荧光导航、腔内超声等)替代传统 X 射线,实现对胰胆管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其核心优势在于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暴露于辐射,同时可能提升某些场景下的操作精准度,尤其适用于对辐射敏感的人群(如孕妇、儿童)或需多次 ERCP 操作的患者。
此次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未来消化内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持续提升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