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血管与肿瘤介入科利用“开窗”技术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成功“拆弹”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4日
  • 点击数:1,121

通讯员:韦昌宇近日我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介入学专家陈勇教授团队完成了一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手术

202111041012319270.Jpeg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其发病率高,是最凶险、最复杂的血管疾病之一,多为急剧发病,在急性期内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疼痛、高血压、休克或血肿压迫脏器血管时出现的相应器官的缺血症状,并且胸腹主动脉瘤就像体内的一颗“炸弹”,一旦破裂其死亡率高达90%。 

202111041012315691.Png

患者陈叔一年前体检时发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CT增强检查后确诊为主动脉弓降部及胸主动脉下段夹层动脉瘤。考虑到手术复杂性及患者承受手术程度,我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周密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分期治疗,达到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的目的。经一期行胸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腔内成行术治疗后,此次二期治疗对患者主动脉下段及腹腔动脉进行了血管管腔重塑,在麻醉科支持保障下,成功将陈叔降主动脉及腹腔动脉进行修复,陈叔全程清醒,无任何不适感。

202111041012317862.Png

主动脉是人体最大动脉,各分支血管肩负着所有内脏的全部血供,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在于重塑主动脉管腔,但也必须考虑各重要脏器血供情况,“开窗”技术:开窗型覆膜支架,支架上的孔道对着各分支血管的开口,这样既不会封堵重要血管分支,又能获得足够的锚定封堵区。在支架置入前预先在支架近端特定部位开一个或数个半圆或圆形的开口,使血流可以通过此开口流向所对应的分支动脉。

202111041012312908.Png

术中根据造影结果对覆膜支架进行开窗、塑径等人工修改后,精准定位释放支架,效果立竿见影,无缝连接,假腔完全消失,无内漏,血流通畅,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转至ICU进一步支持治疗,术后第2天即转至普通病房。

 

血管与肿瘤介入科唐俊主任表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项微创手术,患者仅在左、右侧腹股沟区2处各有一不超过0.5cm的切口,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手术方式,通过一个带膜的支架进入到主动脉腔内,待支架释放开后,支架膜便紧贴在破口处,从而阻断了血流向破口处流入,使夹层消失。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创伤更小,不需要大的开刀就能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