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旭东】5月14日我院心脏介入科团队采用“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治疗术”,为一位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成功解除了冠脉血管的狭窄,带来“心”希望。
患者是一名67岁男性,曾因不稳定性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在2008年于外院置入支架1枚。术后患者坚持服用药物,控制尚可。但近1年来,患者活动后胸痛症状进行性加重,呈闷痛感,常于剧烈活动或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来我院住院治疗。
为明确血管狭窄程度,科室再次为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回旋支支架近端可见弥漫性再狭窄,最重处约90%,患者随时可能血管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陈小林主任率领介入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和分析,制定了周详的治疗方案。结合患者心电图和以往支架手术的分析,考虑患者回旋支已植入了1枚支架,且存在支架内狭窄,已植入的支架直径仅2.5mm,再次植入支架会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因而再行普通球囊扩张显然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介入团队决定采用最新的药物洗脱球囊技术代替冠脉支架治疗病变血管,成功为患者进行了药物球囊扩张处理,解除了支架内再狭窄问题。
药物洗脱球囊是最近几年推广起来的新型介入治疗器械,它是将抗血管内膜增生药物涂于球囊表面。在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先用普通球囊对血管进行充分扩张,再用药物洗脱球囊在扩张血管狭窄部位同时加压快速释放药物,将所载的抗细胞增殖药物释放于血管壁上,并被血管壁组织迅速吸收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从而预防血管介入术后病变血管再狭窄。完成局部给药后,即将球囊撤出人体,体内无置入物。
目前应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效果明显,与再置入支架相比,药物洗脱球囊无金属网格残留,从而减轻了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降低了血管内血栓形成风险。药物洗脱球囊除了适用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还适用于小血管狭窄的病变和分叉血管病变,不能置入支架或置入支架难度较大的病变以及高出血风险人群,不适合长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如胃溃疡、既往有出血史或近期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药物洗脱球囊术后仅需1-3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洗脱球囊动脉成形术可能是理想的选择,并且保留了必要时后续的治疗机会。
据悉,此项技术属于无异物植入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的优势,深圳目前开展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脉狭窄的医院并不多,我院成功开展此项新技术将为更多冠心病患者带来“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