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举行“华南首家O形臂+天玑机器人百台手术”新闻发布会。
继2019年10月30日成功完成“全国首例O形臂+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后,南科大医院在10个月内已完成一百台O形臂+天玑机器人骨科手术,手术成功率百分之百,并实现了脊柱、骨盆、四肢手术的“全覆盖”,成为华南地区首家O形臂+天玑机器人手术过百台的医院。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全国首例O形臂+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患者和O形臂+天玑骨科机器人第一百例患者同时现身,与自己的主刀手术医护团队温馨互动。其中“百例”患者黄先生,不久前,他从高处坠落,导致了骨盆骨折。骨盆解剖复杂,而且手术区域与盆腔内脏器、神经、血管靠得很近,致残率和致畸率高,技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第一时间,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骨科团队为其开展了O形臂+天玑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骨盆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最终,在机器人辅助下,医生为患者成功置入了骨盆骶髂螺钉,误差控制在“一根头发丝”范围内,出血量仅1ml,手术切口不到1cm,而且螺钉植入的手术时间不到30分钟,传统的手术基本上不可能做到以上这些。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一代手术机器人,可应用于四肢、骨盆、全节段脊柱等多个部位,定位精度小于1毫米,在适用范围及精度上均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打的准”还需要“看得清”。O形臂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术中影像采集系统,在10余秒内即可扫描获取术区实时高清3D图像,数据量和精准度远远超过普通二维透视。南科大医院突破技术壁垒,成为全国首批掌握O形臂+天玑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医疗单位,实现了国际前沿医疗技术与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技术的强强联合,为“打得准”的机器人配上了高精度的人体“北斗”定位。
传统骨科手术被仅需要一到数个1厘米左右经皮创口即可完成的微创手术替代,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病人康复快、花费少,真正体现了外科手术“个体化、精准性、微创化”的发展方向。目前南科大医院已完成的100例手术涵盖了脊柱(包括高位胸椎、腰椎等)、骨盆(骶髂螺钉、通道螺钉)、四肢(腕舟骨、钩状骨、肩峰、喙突、胫骨平台、踝关节、足舟骨等)等各类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技术在华南地区位居前列。
此次发布会同时举行了“天玑骨科机器人粤港澳大湾区培训基地”落地南科大医院的挂牌成立仪式。大湾区首个培训基地的建成,旨在推动以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与数字外科诊疗新理念和新技术在粤港澳乃至华南地区的培训、推广和应用,使智能化、微创化、精准化的手术理念造福更多病患。未来,这个基地将承担以下功能:探索和创新更多的骨科机器人术式,创新国内甚至全球首创的结合数字骨科的新术式,在国内形成较好的影响力;总结和归纳骨科机器人手术经验,形成临床应用规范,并进行推广;建立华南区有影响力的培训基地,辐射华南地区,建立临床培训规范;利用创新中心优势,与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骨科机器人的进一步科研开发。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裴国献院长讲话
中国数字骨科开拓者和领军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裴国献院长指出,南科大医院完成O形臂+天玑机器人骨科手术破百例,这是医院在智能与数字外科领先地位的集中体现,也是医院“提质升级”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深圳,南科大医院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发挥三级综合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早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