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袁家威】为进一步推动医院三甲工作进展,创评办联合院感组于10月16日和10月24日组织召开了院感组标杆科室——重症医学科观摩会。会议旨在探讨院感组三甲迎评技巧以及分享ICU在院感防控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为医院整体的院感管理水平提升搭建交流平台,共同为患者的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首先,蔡叶琴科长全面且深入地讲解了院感组迎评技巧。她从条款模式和框架宏观层面入手,逐步细化到专科重点的微观细节,为大家清晰地勾勒出三甲评审的轮廓。她着重强调,三甲评审主要运用看、问、查、追四大手段。在阐述重点科室查检要点时,她以 ICU 为例,详细列举了包括建筑布局、规章制度、数据指标、个人防护、三管监测、多耐管理、消毒隔离、手卫生、层流管理、暴发处置、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等多个关键方面。
ICU潘勇军主任紧接着分享了科室院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秘诀。他指出,院科两级之间紧密协作、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是基础保障,院感科干事认真负责地进行日常督导工作,使科室工作流程得到更简化。同时,ICU自身感控风险高的特点,使得科内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将院感工作视为重中之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科室感控医生和感控护士更是以强烈的责任心,将三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每一个环节。此外,尽管重点科室院感台账的建立繁琐且耗时,但科室始终保证做全做细,因为这份台账不仅是工作的记录,更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依据。
ICU姚红丽护士长随后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了科室院感工作的具体实施要点。在三甲条款的学习与推进方面,她强调科室成员积极参与、持续学习的重要性,确保每一项条款都能在科室工作中得到切实的落实。三甲台账的建立与分工是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需要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三甲指标的监测与分析则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深入分析,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重点环节监督则是保障工作质量的关键。持续质量改进是推动院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有利于提升科室院感防控工作的整体水平。
蔡叶琴科长再次补充说明,ICU的自查工作严谨认真,每一个查检项目都会与院感科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这种紧密的合作方式,确保了查检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为科室院感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双重保障。
ICU感控医生罗祥英分享了感染简报书写的心得体会,并强调科室感控工作分工明确。感控医生每月都会整理科内重点感控数据,并与质控员密切沟通协作,共同商讨解决方案。而后,将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案在科室质控会议上进行讨论,确保科室全体成员都能了解并参与到感控工作中来,实现全科感控工作的全面覆盖、精准到位。
感控护士罗璇详细介绍了ICU的日常感控工作及记录内容,包括感控会议召开及记录、风险管理、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病例及异常数据分析整改、院级督查整改记录、手卫生自查记录、多耐管理、环境卫生及消毒效果监测持续改进表、层流巡查、维保记录、院感演练的流程以及职业暴露登记等。
会议现场观摩科室积极参与讨论,他们就层流器械维保、院感会议召开流程、终末消毒、多耐管理和三管管理等方面与院感科以及ICU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新生儿科、感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控医生表示杏林系统中会将无创呼吸机纳入三管管理,这一问题需要院感科同事与系统工程师进行沟通更正,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此次院感组标杆科室观摩会,为各科室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深入的探讨和分享,不仅让大家对三甲评审要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为其他科室的院感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