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蒋巧丽】日前,我院新生儿科联合超声科、胸外科、心内科等多学科携手“闯关”,成功抢救一名胎龄仅30周,体重不足1500克的濒死心包积液早产儿。
产妇杨女士,为第三次剖宫产,此前曾连续两胎剖宫产,孩子均属不足8月的早产儿,前两胎在外院均无奈放弃救治,因此第三胎的宝宝就显得格外珍贵。杨女士在孕期合并多种疾病,包括需用胰岛素控制的妊娠期糖尿病、慢性高血压等,此前两胎都发生早产,所以杨女士在妊娠期就处处小心,但最担心的早产还是发生了。当天早晨7点,杨女士突发胎盘早剥,只能紧急进行剖宫产。宝宝出生后,胎龄仅30周,体重不足1500克,还出现了多种并发症:肺透明膜病(俗称“白肺”)、低蛋白血症、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宫内感染……这一次,宝宝能否顺利“闯关”呢?
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全力积极救治这个弱小的生命。通过肺内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PS)、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深静脉置管、输蛋白、纠酸、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宝宝病情初步稳定。然而,深夜时分(出生15小时)宝宝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心跳骤停,经皮血氧饱和度无法测出。新生儿科窦蕾副主任和二线时会菊主治医师及时到达科室指导抢救,刘清医师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术,配合T组合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肾上腺等紧急措施使患儿重新恢复了心跳。然而,给予100%吸入氧浓度下患儿的血氧仍然不能回升,肤色苍白发花、心率增快、心音低钝、血压低、循环差,急需查明原因。
超声科刘翠云医师行床边超声检查,发现宝宝存在大量心包积液。于是,紧急联系心内科及胸外科急会诊。深夜23:50,胸外科边虹副主任赶到新生儿科,为宝宝进行了心包穿刺术。在抽出1.5mL心包积液后,宝宝的心率明显下降,血氧回升至90%以上,吸入氧浓度由100%降至21%,复查心超提示心包积液已由8mm深度降至0.8mm。宝宝的心脏泵血受限得到有效缓解,全身循环逐渐恢复正常。
在儿科医学部余加林部长和新生儿科窦蕾副主任的指导下,经过72小时的对症治疗,宝宝已成功拔管,改为无创辅助通气,并顺利开奶。
本例患儿早产后出现多重危机,抢救成功得益于南科大医院精湛的技术、紧密的多科室协作和专业的抢救。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也为早产急危重症患儿的救治增添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提高婴幼儿存活率是新生儿科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新生儿医学领域,提高对新生儿保健和护理的重视,共同致力于提高新生儿科的救治水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