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文琴】12月8日下午,儿科联合麻醉科、内镜中心完成一例小儿喉罩全麻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
5岁的小天(化名)因“间断发热6天,咳嗽4天”入住我院儿科,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传统的抗感染、雾化等治疗后,小天仍有反复高热伴剧烈咳嗽,肺部CT检查显示右下肺见大片实变影,提示患儿治疗效果欠佳、病原不明确。此时,支气管镜下检查+肺泡灌洗及术后灌洗液送检寻找病原才是最佳选择。
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方法通常可分为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镇静、全身麻醉三种。此前我院儿科采用的麻醉方式多为局部麻醉+镇静,此方式操作过程中患儿不配合,会出现躁动、干呕、刺激性咳嗽,增加了操作难度及风险,从而影响肺泡灌洗效果。经科主任吴晓云教授、李劲松主任医师、张利副主任医师、廖翠梅主治医师等充分讨论和评估后,针对该患儿年龄段特点,同时为减少患儿不适,科室拟采用全麻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吴晓云主任和麻醉科董英伟主任就儿童全麻下行支气管镜及无痛胃镜检查进行多次沟通和商榷,得到了麻醉科董英伟主任团队的大力支持。随后,儿科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协同麻醉科、内镜室共同进行应急演练,以最大限度保障患儿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完成。
术前麻醉科董英伟主任团队对患儿进行充分的评估,制定好麻醉用药方案,做好喉罩备选等工作。手术由董英伟主任、安元春副主任医师麻醉,儿科廖翠梅主治医师操作,李劲松主任及张利副主任现场指导,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和麻醉状态,确保麻醉顺利实施。整个操作过程顺利,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缩短了操作时间,检查结束后患儿很快苏醒,安返病房。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重症肺炎、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气道畸形的诊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及不可替代性。自去年10月儿科张利副主任医师成功开展第1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来,目前儿科纤支镜团队已顺利完成27例局麻+镇静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最小的年龄为仅出生4天的新生儿,也曾成功为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取出管型痰栓、打开“呼吸大门”。
全麻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能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整个过程,无呛咳、憋气及躁动反应,操作顺利,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痛苦,充分体现了舒适化医疗。
本次喉罩全麻下无痛小儿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在儿科、麻醉科、内镜中心多学科合作下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儿科内镜诊疗又向前迈出新的一步,为后续开展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异物钳取等精细操作奠定了基础。儿科团队将继续不断进取,加强学科建设,乘着医院“三甲”建设的东风,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造福更多儿科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