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南方都市报:深圳男子从小将可乐当水喝,36岁突发中风,4天后才被发现
  •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3日
  • 点击数:889

说到中风,大多数人认为这是老年病,可现实中这种疾病也在逐渐年轻化。不久前,深圳36岁的华先生(化名)独自在家中突发中风,直到4天后才被同事发现送医。在南科大医院神经内科经过70多天的治疗及康复后,华先生顺利出院。近日,华先生将两面锦旗送到了南科大医院神经内科医护手中,表达了对该院医护精心医治、贴心护理的感激之情。

23.jpg

体重290斤,独自在家中风昏迷

今年7月,36岁独居的华先生在家中突发中风,身体无法活动,并逐渐失去意识昏迷过去,直到4天后察觉到不对劲的同事找上门来才发现,并请消防队将他送到医院。

南科大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莫介绍,就诊时的华先生体重高达290多斤,无法言语,右侧肢体全瘫,仅可做点头摇头动作。全身皮肤出现多处湿疹、潮红,并可见残留的排泄物。

CT检查显示,华先生20%~30%的脑组织已经发生缺血或者坏死了,确诊为脑血栓,也就是常说的中风。危急关头,医护人员紧急对其进行了护理与抢救。神经内科护士长王瑜表示,因患者体重过重、无法自行翻身,为使患者皮肤不受损伤,当班护士以及还未下班离开的护士们,一起为患者进行了基础护理,更换了干净衣物。

由于华先生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较长,错过了溶栓和取栓的最佳时间,医疗团队只能通过药物加康复训练的方式帮助他恢复。


获精心护理,72天顺利出院

远在杭州的父母得知消息后赶到深圳,看到躺在病床的独子,忍不住天天流泪。病区的护士们见此情景,轮流给患者及家属讲述康复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和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华先生病情稳定后,护士们又协助他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在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的同时,王瑜护士长给他制定了目标——要求他每天主动给身边的人打招呼,与大家交流沟通。同时,嘱咐全科室护士在进行治疗操作时,诱导、鼓励患者多进行基础语言对话

不久之后,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华先生在语言上,逐渐从发音困难到能简单对话,再到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行动上,从只能偏瘫在床,到可以慢慢在病区走廊短距离行走。所有见证华先生的点滴进步的医护人员,都为他开心不已。

经过72天的住院治疗后,华先生恢复了一定的言语及行动能力,体重降至240多斤,近日已经顺利出院。医生叮嘱,华先生仍需保持康复训练与服药,而最关键的是要改变原本的生活习惯。


专家提醒:

年轻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统计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人,但近年来随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年轻化,脑卒中也在逐渐呈现年轻化。

神经内科主任杨红军教授表示,年仅30多岁的华先生此次突发脑中风,与他多年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比如在饮食方面,华先生经常吃一些油炸的、精加工过的东西,这些食物占了他饮食中的主要方面,而且8岁以后都不怎么喝正常的水,可乐等饮料代替了饮用水;体重方面,因为过于肥胖,晚上睡觉时常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导致重度的低氧血症,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等。所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平时可能感觉没什么问题,但身体的各项功能指标却在不断恶化,健康风险也不断提高。

杨红军建议,年轻人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保持合理膳食,控制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及盐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要控制体重、坚持适量运动,尤其日常生活中以静坐为主的人群,每静坐1小时要站起来活动几分钟;此外还要在心理上保持乐观、放松,调整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

近日,出院的华先生将两面分别刻有“除病魔医术高超、保健康医德高尚”、“心灵手巧医技精湛,践行南丁格尔楷模”的锦旗送到了南科大医院医护手中,感谢医护人员。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