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深圳商报:南科大医院多措并举应对流感就诊高峰
  •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2日
  • 点击数:873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 通讯员 王卓芬 陈子亮 /

据深圳市卫健委消息,自6月份开始,深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迅速增高至20%以上。近期,各大医院门诊发热患者增多,尤其是儿童患者。

记者从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了解到,其儿科日间门诊量翻倍,夜间门诊量增加5-6倍,发热门诊接诊量是平时的3-4倍。为应对流感带来的就诊高峰,该院积极采取了增派人手、增加诊室、改善流程、优化环境等举措,有效缓解了市民就诊压力。

 

儿科门诊、发热门诊门诊量大幅增加

623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儿科候诊室坐满了疲惫的家长和孩子。“我女儿幼儿园班上今天有十个请病假的。”带着女儿来看病的罗女士说,孩子有发烧、咳嗽症状。

据医院儿科主任吴晓云介绍,时下正值流感、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病毒感染疾病高发,近期发热、咳嗽的患儿急剧增加。儿科日间门诊量从平时的约300人次增加至700多人次,最高峰突破了800人次。夜间22时至次日8时的儿科急诊量,从平时二三十人次增加至120余人次。儿科患者中,有发热症状的约占2/3

除了儿科外,发热门诊接诊量近日也激增。发热门诊护士长谈碧波介绍,平时每天接诊量在100人次左右,目前每日接诊量400多人次。高峰状态从本月第2周开始,已持续2周左右。

据吴晓云介绍,此次儿科患者的症状,以甲型流感为主,患者以学龄儿童居多。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班上很多人发烧感冒就很焦虑,而一旦孩子得病,到医院看病也比平时候诊时间要长。这给家长带来了较大压力。

增派人手、优化流程,积极应对就诊高峰

为应对就诊高峰,缓解市民就诊压力,6月中旬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领导班子即与医务部门进行研判,研究应对措施。

儿科立即启动加班应急机制,儿科在岗医生延长工作时间。医院协调门诊部、护理部等,开放8间诊室,白天夜间均最大化加派医师及分诊护士。目前白天门诊医生由4人增加到7人,夜间急诊由2人增加至3-4人,班次灵活机动,调配儿科住院部医生支援门急诊,特别是夜间22时至次日3-4时,尽可能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由于患儿剧增,在增派人手、优化流程的情况下,候诊时间仍然比平时长,医院为此特别做好分级分区分诊,做好每个患儿急危重症早期识别,根据病情分诊,提高诊疗效率和确保医疗安全。

为防范患儿因高热导致并发症,医院紧急采购调配大剂量包装的布洛芬口服液等退热药,由分诊护士评估免费发放给患儿。

为应对就诊高峰,发热门诊也增加人力,调配门诊医生、急诊医生支援发热门诊;诊室由2间增加至4间;增加班次,保证白天及小夜班4人出诊;优化流程,所有患者先采核酸、抽血,等待抽血出结果再看诊,节约了抽血等待结果时间,大部分患者无需二次看诊,提升了工作效率。

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同时扩大候诊区、增加候诊座椅、叫号显示屏、叫号音频系统、标示指引等。医院病人关爱部紧急增援两名志愿者,在儿科门诊指引患儿及家属挂号、缴费、使用饮水机等,关爱中心为患儿及家属提供休息场所、热水等。 

孩子有这几种情况应马上就诊

目前的流感症状是什么?据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儿科主任吴晓云介绍,目前的流感症状主要是畏寒,高热(39℃-40℃),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但婴幼儿症状不明显。

一旦孩子发热,家长应观察发热持续时间有多长、最高体温是多少、一天几次发热高峰、高峰间隔有多长时间、用退热药后体温能否降至正常、降至正常体温后精神、尿量,以及是否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等。

孩子急性发热,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一般而言,年龄越小越是要小心,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疾病变化快,而症状又不典型。

吴晓云主任提醒家长,这些情况下孩子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①<3个月的宝宝,如果腋温在37.5℃以上;

   3个月以上婴儿或儿童,体温超过40℃

   6个月至2岁的孩子,发热超过24小时;

   ④任何年龄的孩子,发热超过3

除了上面这些情况,如果孩子发热,家长还要密切关注孩子有无这些表现: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精神状态不好、拒食、嗜睡;剧烈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严重呕吐、腹泻;抽搐、惊厥、哭闹不安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观察孩子除了发热,是否还有和平时不一样的症状。如果有,就应该去医院就诊。

吴晓云提醒市民,近期医院儿科就诊人数增多,如果患儿集中在高峰期就诊,人多会导致空间拥挤,容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家长们最好“错峰”就诊,减少在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吴晓云呼吁,儿科医生连日来加班加点,承载着高负荷的工作量,医院也已采取多项措施缓解发热患儿就诊压力,但候诊时间仍然比平时较长,希望市民就诊时能理解和配合。

审读:喻方华

报道链接:南科大医院多措并举应对流感就诊高峰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