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深圳晚报:切口小,精准到亚毫米!关节镜、机器人助力骨折手术
  •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8日
  • 点击数:837838

近日,南山区一工人在施工现场从3米多高处跌落,造成左侧跟骨粉碎性骨折。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创伤骨科医生通过关节镜下复位和机器人导航植入螺钉固定,成功为患者开展了微创、精准的手术。该术式切口小于1厘米,螺钉固定精准到亚毫米级,伤口小,康复快,可减少患者约1个月的住院时间。

202207081117193211.Jpeg

▲微创小切口。

手术精准微创,病人术后3天即出院

48岁的汤先生(化名)是一名建筑工人,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3米多的高处跌落,左足跟马上肿胀,随即被同事送往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就诊,急诊CT检查显示左侧跟骨粉碎性骨折。

跟骨粉碎性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如果做传统手术,术前需等待皮肤软组织消肿约2周时间,此外,传统手术需做约15厘米长的“L型”大切口,存在切口皮肤坏死、感染风险,跟骨感染坏死后缺损,可能导致患者严重残疾。

202207081117193518.Jpeg

▲手术中

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创伤骨科主任赵东升、副主任郑木平的指导下,医生黄保全通过关节镜下复位和机器人导航下固定为患者开展手术。通过体表标出相关入路后,黄保全开了两个长度分别为0.5厘米的切口,通过关节镜可以看到内外侧关节面的缝隙及台阶,复位准确度控制在1毫米以内。随后,再通过机器人导航植入空心螺钉固定。在这台手术中,机器人可谓医生的“得力助手”,指哪打哪,可以使螺钉精准地支撑关节面,误差在亚毫米级别。

“这样的手术既省事又省钱。”患者汤先生对手术感到很满意,一是微创手术少受罪,二是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到3天,而传统的跟骨骨折手术一般住院超过一个月。

202207081117197809.Jpeg

▲术前与术后对比图

关节镜+机器人,有难度更有效果

据赵东升介绍,关节镜下跟骨骨折复位+机器人导航下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领域是先进且有难度的手术。跟骨骨折即使切开复位,要达到毫米级复位难度也很大,关节镜的辅助大大提高了复位精准度。传统固定术靠医生徒手打钉,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感觉,而有了手术机器人的辅助,医生根据采集图像,在电脑中设计导针方向和位置,按设计方案一次性将导针置入规划位置,不影响骨质血运和周围的软组织,保证了钉道准确性和手术安全性。

赵东升提醒市民,跟骨骨折多发于高处坠落伤,一旦从高处坠落,发现剧痛、肿胀、活动受限、有骨擦音等情况,有可能就是骨折,应第一时间制动,尽快到医院急诊就诊,通过X线、CT等检查明确是否骨折,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王卓芬 黄保全


报道链接:切口小,精准到亚毫米!关节镜、机器人助力骨折手术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