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病人大出血靠“硬核自救” 肝胆胃肠外科开展自体血回输
  •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9日
  • 点击数:1,082


通讯员:钟锋,我院肝胆胃肠外科、麻醉科、胸外科、急诊科和血管与肿瘤介入科等多学科联合,成功抢救了一例全身多发伤患者,该患者脾破裂导致腹腔大出血,但治疗团队竟然没有动用血库的一滴血

46岁的李先生不慎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外伤被送往我院急诊科救治。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李先生左侧5根肋骨骨折,收治胸外科。胸外科边虹副主任根据李先生的病情分析目前肋骨骨折暂无须急诊手术,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时,查腹部CT发现腹腔大量积液,考虑脾脏破裂导致腹腔大出血于是,急请肝胆胃肠外科会诊。

202201291832591089.Jpeg

肝胆胃肠外科钟锋副主任和冯嘉骏主治医师应邀紧急赶往患者床边会诊经诊断性腹腔穿刺,从患者腹腔内抽出不凝血,确认腹腔内存在大出血,立即向肝胆胃肠外科陈国斌主任汇报情况国斌主任认为患者有急诊手术指征,安排将患者由住院科室直接送手术室,为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综合患者病情,考虑出血量大,输血必不可少但这次,手术团队并不担心患者用血问题。因为有自体血回输设备,而这名患者恰好符合自体血回输的条件。输注自体血也可避免异体血传播疾病免疫性反应风险,也可节约血液资源,缓解异体血供求矛盾。总之,用回自己的血,安全又省钱。

钟锋副主任主刀,邓超明主治医师和冯嘉骏主治医师做助手,给患者实施了急诊剖腹探查、全脾切除术。术中发现患者腹腔积血2000毫升,收集患者腹腔内可用的血液,麻醉科赵国喜主治医师开动自体血回输设备,经抗凝、过滤、离心和洗涤等处理,再将处理好的自体血液共677毫升回输到患者的血管内。

术后复查,患者的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提升,直到患者病愈出院,也无需输血。

据悉,自体血液回收机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把患者流失的血液收集起来,经处理再回输给病人自身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既缓解了血源短缺状况,又避免了输异体血传染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危险。

李先生术后由于没有脾脏,血小板计数骤然升高,为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团队也及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术后查门静脉彩超,发现门静脉右前支血栓形成。肝胆胃肠外科与血管与肿瘤介入科唐俊主任为李先生开展抗凝治疗。经住院期间的静脉抗凝到出院后的口服抗凝治疗,9天后,再次复查门静脉彩超时,李先生的门静脉血栓消失。

从10岁女孩的保脾手术到46岁患者的切脾手术肝胆胃肠科实施的多例高难度手术,既得益于个体化治疗方案也得益于多学科合作的强大实力,为患者治疗提供最优方案。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