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金勇】来自四川的张叔患高血压5年,平时身体健硕的他对自己的血压问题也不太在意,直到一次剧烈的头痛让他发现自己脑子里有一颗“定时炸弹”。
3个月前,张叔突然感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出现了四肢抽搐,伴有小便失禁,几分钟后停止抽搐。为安全起见,家属拨打120到我院就诊,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张俊鑫医生接诊了患者。凭借多年的脑外科经验,张医生怀疑有脑内出血,立即行头部CT检查。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发,所以又给患者行头、颈部血管增强CT检查,果然,检查结果提示张叔脑内患有动脉瘤,俗称血管瘤。
颅内动脉瘤相当于隐藏在脑子里的“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可能,一旦“爆炸”,患者死亡率很高。因此需要尽早干预。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介入栓塞治疗(百姓眼中微创手术),但费用昂贵;另一种是开颅夹闭,创伤虽大,但费用比第一种少的多。家属经过慎重考虑选择开颅夹闭手术。
住院第二天,神经外科团队为张叔实施了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经过对症治疗,张叔康复出院,行动自如,脑子里的“定时炸弹”终于变成了“哑弹”。家属也是由衷的感谢。
张俊鑫主治医师介绍,颅内动脉瘤病因有3种:管壁的构造缺陷;管壁的老化:动脉硬化、脆化等;血流动力学因素:高血压等。最常见诱因是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动脉管壁破裂出血。临床表现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有时还会伴有癫痫发作,严重者会发生昏迷。 因此,提醒大家平时多做体检,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对自己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家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