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园]2020年11月20日,一场以书为媒、传情互动的“书香医院:我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沙龙在住院部503会议室举行,让一群爱读书的医务人员成为一道迷人的文化风景。
沙龙活动中,来自医技二支部病理科的何新东、外科二支部手术室的郭燕华,内科二支部血液内科的田小雨,分别进行了深情的配乐朗读。从《地球的红飘带》的壮怀激烈,到《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的大爱深情,再到《穷查理宝典》的哲理感悟,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字、音律、意境之美随着音乐和朗诵流淌进心田,有声的艺术带给大家极大的审美愉悦感,将文字传递出的深情与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
参加沙龙活动的读书爱好者,围绕自己读过的好书结合自身阅读或工作生活经历分享了读书学习成果,从20世纪人类史诗《世纪三部曲》到哲学界经典《中国哲学史大纲》,从红色经典文学《地球的红飘带》到充满人生智慧哲学的《李光耀观天下》,从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思辨与立场》到育儿指导使用手册《欢迎来到一年级》,有聆听、有感想、也有争辩,每一位员工的精彩发言都带给大家以思考与启迪,以分享沙龙搭建起一个“读书、感悟、交流”的互动平台,充分展示了我院广大干部职工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勤学善思、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麻醉科董英伟主任分享了英国作家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她说,利用点滴闲暇阅读完这三部曲,一个世纪的血雨腥风和波澜壮阔与鲜活的个体生命经历完整展现,“人类个体也许不过是凡尘过往,但绝不渺小如尘埃”,“每每读到一本好书,都让我感觉相见恨晚,读书就应该是一辈子的事。”
本次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深圳读书月活动,同时加强“书香医院”和职工文化建设而举办,分为“心爱好书我推荐”和“分享阅读沙龙”两部分,此前收到来自12个科室8个党支部推荐的包括《看见》、《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生活是可爱的,人间是秀丽的》、《人生的智慧》等11部优秀书籍。宣传科黄贤君科长从叙事医学的角度分享了医学人文经典推荐书目,以期更好地架起循证医学与人文关怀的桥梁,倾听患者的故事,理解患者的痛苦,用叙事技巧和能力开启医患互信的大门,让医务人员成为陪伴患者走过疾病旅程的足以信赖的伙伴。
一本好书,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一次分享,就像一座长桥,通往不一样的风景。思想往往经过碰撞更具魅力,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修行。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
部分优秀荐言摘录: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的人连起点都够不到,而是在远隔起点千万里的深山沼泽里。我们喜欢把苦难视为成长过程中的财富,但前提是走的出苦难,熬得过那段漫长黑暗的挣扎,否则,苦难就是苦难变不成财富。原生家庭的不幸给一个人的影响渗透骨髓,一生都在血液里流淌,只有靠自己来救赎。(《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推荐人:肿瘤科白伟)
我常把儒家的“忠恕”之道理解为忠君爱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曾子说除此之外它是要寻出事物条理系统,用来推理,使人闻一知十,举一反三。任何事物都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我们不但要多读书、精读书,更要学而思,注重推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中国哲学史大纲》,推荐人:检验科刘国文)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也会站在不一样的高度,在某事情上,要深入去看待问题的本质,不管曾经遭受过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回过头来,还是自我治愈的一个过程。(《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推荐人:外科一支部、LDR范志珍)
今年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很多人对生命和幸福都有了新的不同的认知,也会更深度的去思考关于生命的意义。意外灾难所带来的焦虑、恐慌,常会让人以为幸福很遥远。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但要想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我们想要的幸福,本质上只能源于自身。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人生的智慧》,推荐人:医技一支部、超声科程晓桥)
在书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团结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靠的是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红军打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地球的红飘带》,推荐人:医技二支部、病理科何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