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腾空病房,开辟6个病区、90张病床,108名医务人员受命战“疫”,将深圳市南山区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都送到这里来…… 2020年2月2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为落实南山区“四个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部署,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裴国献带领团队作出了“显担当”的决定和“高速度”的行动。仅用1个晚上,该院迅速建成全区唯一的区级发热中心,集中收治全区发热呼吸道感染病患者。 作为区校合作创新建设的医院,南科大医院的职工白衣执甲,从未离场。该院坚持党建引领,将党旗插在抗疫一线,无论是驰援兄弟医院,还是承担政府防控指令抗疫任务,都通过“加减乘除”的系列举措,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中践行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 全区统筹部署做“加法” 率先建区级发热呼吸道感染中心 如果说医院是这次疫情的战场,那么发热呼吸道感染病区就是这场战役中的前沿阵地。2020年2月,深圳的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南山区要落实“四个集中”的收治部署,在全市首次建成全区发热中心,集中收治发热呼吸道患者,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但是,区级发热中心建在哪里呢?这是个难题。
这时,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尽显担当,在南山区的统筹下,最短时间内啃下“全区的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都往这里送”的硬骨头。当天晚上,全院院领导、职能部门、相关临床科室等,全院总动员,连夜腾空大楼,转诊原住院患者112名。全院投入108名医务人员,开辟6个病区、90 张病床,成为全区集中收治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医院。从接到命令到完成指令,仅用了1个晚上。 王玉梅是南科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有22年工作经验,曾参与抗击H7N9、H5N1禽流感、甲乙流感等各类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她的丈夫也奋战在深圳市三院疫情防控第一线,夫妻俩各守一方。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她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值守,只留下宝贝女儿独自在家。她白天深入发热门诊、留观病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探索治疗路径;晚上揣摩、讨论、研究治疗方案,总结治疗流程和规范,并迅速组织实施,成为科学防控新冠疫情的关键之举。
截至4月13日,在抗疫的2个多月里,南科大医院共收治全区住院发热呼吸道留观患者1255名、住院患者329名,采集核酸1343人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南山区发热呼吸道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为确保全区科学统筹防控救治作出贡献。 勇挑五大防控重任 为存量患者做“减法” 2020年3月31 日,深圳举行支援市三医院医务人员撤离欢送仪式,第一批支援的78名白衣战士回“娘家”。刚回到“娘家”,南科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陵湘就对院领导说:“我带首批7个护士回家了。”那天晚上,她睡了近两个月内最安稳的一觉。
在这次驰援兄弟医院的战场上,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前去支援的人数最多。“医护管”三位一体,18个人整建制派出。队伍里有10位护理人员,3位“80后”、7位“90后”,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穿防护服,不得不经受潮湿、闷热等一系列生理不适。护士长张陵湘也因此犯了过敏性鼻炎,不停打喷嚏,4个小时下来,口罩湿了,眼镜也起雾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一如既往的“巧心思”。她自制的临建病区病床床头尺,被大家推广运用。
救治危重症患者
这支先锋突击队,起初被分配到任务较轻的病区,但队长潘勇军主动请缨,要求到患者病情最危重的病区去,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潘勇军每天进入隔离病区为插管患者翻身、拍背、治疗……在接手病情危重的患者“老高”后,潘勇军极力救治。每次查房,潘勇军都鼓励他坚定信心。在持续救治39天后,老高转危为安。清醒后的老高,忍不住为潘勇军竖起大拇指。
驻点酒店医护人员采样途中
除了承担驰援三院的任务,南科大医院还挑起了其他指令性防控重任。医院开设24小时发热门诊,84名医务人员投入临床一线工作。截至4月13日,发热门诊就诊4358人次,疑似隔离527人次,采集核酸3995人次;麒麟山庄检测47471人次,深圳西站体温监测216208人次,隔离酒店体温监测21422人次;社区上门核酸采样1221人次;酒店核酸采样2485人次;入境隔离酒店核酸采样2075人次;深圳湾口岸核酸采样1931人次……疫情发生以来,全院检验科实验室共完成咽试子核酸检测13060份,全力为存量患者做“减法”,扑灭新冠肺炎的“火苗”。 党旗插在抗疫一线 带动抗疫“立方”效应 疫情发生后,南山区在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工作五项行动方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争。2020年2月2日上午,在南科大医院的文化广场,鲜红的党旗飘扬。南山区委书记王强为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党员突击队授旗,并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勇当抗击疫情的排头兵、急先锋,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实际行动,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健康答卷”。
南山区区委书记王强授旗
2月10日上午,由南科大医院1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先锋突击队驰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并成立临时党支部,把党旗插在抗疫一线。在抗疫的洗礼下,11名年轻的医疗队员提交火线入党申请。疫情期间,各支部党员、各科室职工争相请战,全院共有761名员工提交了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
南科大医院员工纷纷递上请战书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指示精神,医院党委到战“疫”一线科室授党旗,院内共设置了10个党员先锋岗,成立了以行政后勤部门党员为主的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分诊导诊志愿服务,缓解临床压力。全院共有80名职工向所在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将这场战“疫”作为对自己的政治考验。 “在最危险的时候,都是党员冲在最前边,解放军冲在最前面。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追随前辈,永记誓言,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外派参与社区“三位一体”、冲在前线的防疫“扫雷兵”张磊同志如此写道。“在疫情面前,党员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党委书记王玉德说。 心系病人服务下沉 为特殊患者分忧“除”难 疫情防控期间,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全力保障癌症、血透、孕产妇等特殊诊疗患者需求,必要时为患者提供住院或上门服务,解决特殊患者的就医之难。 还记得,家住福永的肿瘤患者王女士,疫情期间正在接受化疗治疗,身上留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本身免疫力受到抑制。但是,要去医院维护“输液港”,却让王女士陷入了两难:不去医院怕耽误了,去医院,又怕不小心感染病毒,到底该怎么办? 患者无小事。获悉王女士的顾虑后,周君医生和古雪清护士决定:“患者来不了,那我们就到患者家里去,让患者放下顾虑,我们来撑起你的‘救命港’。”面对医务人员主动上门服务,王女士备受感动:“住院期间就受到医生护士的悉心照顾,出院后,你们还总想着我。” “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是对整个社会的考验,也是对每一位医务人员的磨砺。南科医人不辱使命,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全院员工将努力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健康答卷’!”南科大医院院长裴国献如是说。
图文/黄贤君 段婷婷
编辑/刘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