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我院肾内科成功开展首次血浆置换术
  •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6日
  • 点击数:1,150

(通讯员:陈锐鸿、潘慧娟)

日前,肾内科成功开展首次血浆置换术治疗ANCA 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急进型肾炎综合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代表我院血液净化技术和急危重症的诊治能力得到提升。

    浮肿、无尿……只因服用这种治“甲亢”药物

近期,有一名50多岁的患者向某,因眼睑、双下肢浮肿伴纳差少尿10余天,来我院肾内科就诊,化验尿常规提示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已达 657.7umol/L入院后患者情况出现了变化,尿量短时间内减少无尿,血肌酐进行性上升,最高达到800umol/L以上。考虑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潘慧娟主任与何承荣副主任医师考虑患者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因为患者既往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及药物治疗史,初步考虑与丙基硫氧嘧啶引起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有关,最终检查结果证实了此判断,患者ANCA阳性。

 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是一种因小血管管壁炎症和坏死而导致多个器官损害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 PTU)引起。会伤害小血管丰富的器官和组织,如肾脏、肺、关节等,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咳嗽、咯血、胸闷,肺内阴影;关节,肌肉疼痛以及皮疹、紫癜、斑丘疹甚至皮肤溃疡、坏死等。此疾病比传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还要可怕,它可导致多个器官受损,但是以肾脏和肺受损最严重,常死于慢性肾衰竭和肺部感染。
   血浆置换助患者摆脱“长期透析”噩梦
   入院后,该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肺出血、肺水肿、重度贫血,病情凶险,治疗中可能出现各种风险患者及家属也非常焦虑急躁。潘慧娟主任医师、何承荣副主任等肾内科医师团队,果断制定了血浆置换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丙种球蛋白冲击的综合治疗方案。主管医师袁坤及护理团队每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药积极与病魔做斗争,患者终于从起初的急躁、对治疗手段有效性的质疑,到重拾信心、积极配合肾内科的治疗。
   经过多次血浆置换,甲强龙、环磷酰胺、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患者尿量逐渐增多,从无尿增加到每日尿量1500ml,血肌酐逐步从800 umol/L下降到150 umol/L,成功脱离透析,摆脱了进入尿毒症期需要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命运,经过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及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患者近日康复出院。

 血浆置换治疗技术已成为常见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疗法
    血浆置换治疗技术为肾内科关键性医疗技术血浆置换(PE)是将全血引出体外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将患者的血浆舍弃,然后以同等速度将新鲜血浆、白蛋白溶液、平衡液等血浆代用品代替分离出的血浆回输进体内的过程,达到减轻病理损害、清除致病物质的目的。血浆置换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疗法。凡血浆中含有病理性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蛋白质、炎症介质、毒素、毒物等成份,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者,均可采用手工或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如血液高粘滞综合症(HV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重症肌无力(MG)、某些肾病、输血后紫瘢、甲亢危象、中毒、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格林--巴利综合症(GBS)、免疫复合性进行性脉管炎、难治性进行性红斑狼疮等百余种疾病,尤其是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危重病例,常可获得明显疗效,联合药物治疗可长期缓解。
       血浆置换治疗技术为肾内科关键性医疗技术,此次首开展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应用于急进型肾炎取得良好疗效,代表肾内科在血液净化技术和对急危重症的诊治能力上到一个新的台阶,学科建设能力在不断增强。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