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带着责任和担当走进雪域高原——援藏工作总结
  •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5日
  • 点击数:2,683

[通讯员 郑木平] 在市卫人委的组织下,深圳市第八批援藏医疗队于528前往察隅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医疗帮扶工作,我作为南山区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有幸参与其中,深感任务的光荣和责任的重大。察隅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面积31659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余人,分布在20-30个村落,辖区内高山耸立,地广人稀,交通极其不便。病人从家里出发常常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到达县人民医院就诊。回想起那些病人对我们渴求的目光,我除了利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平时积累的专业技能努力帮助他们减少痛苦以外别无选择! 短短三个月的经历,让我感触良多,偏远藏区人民就医的种种不便和困难,更坚定了一个从事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将三个月的工作汇报如下:

1、积极开展临床工作,为当地的群众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从援藏的第一天开始,就明确以门诊和住院部手术为工作重点,在3个月的时间里共诊治门诊病人约1000余人。虽然才开展大小手术60余台,但由于交通问题病人一般拖到病情危重才来就诊,加之由于专业医务人员有限,个别手术还需跨专业,如皮肤缺损转移皮瓣缝合术、大隐静脉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小儿小腿畸形矫正手术等,这些都无形之中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但经过大家的努力,还是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其中小儿小腿畸形矫正手术还填补了本院的空白。

2、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定期给当地医师进行专题讲座,坚持每天病房查房,发现有疑难和典型病例及时组织大家学习和讨论,从指导下级医师进行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阅读X光片开始,直至获得正确的诊断和合理规范的治疗。

3、在全体援藏队员的合作及本院全体医务人员的支持下主持对一位僜人(少数民族)产妇大出血的抢救和后期治疗,使患者完全康复出院。(详见深圳卫计委621报道)

4、配合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对全县62位扶贫对象(疑难和残疾病人)进行健康检查、疾病的诊断和健康状况的评估,制定出合理的分类诊治方案,并由县政府作出最终的扶贫决策。同时亦在本院成功完成其中3例病人的手术治疗,为病人及时解除疾病折磨的同时,也间接为当地政府减轻了财政负担。

5、多次参加卫生局及医院组织的下乡义诊工作,最值得欣慰的是在体检中及时发现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向患者家属告知后及时到内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发现得早而得到了成功的医治;在义诊中发现12岁双下肢内翻内旋畸形的患儿,及时进行畸形的手法矫形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家庭康复锻炼治疗,取得明显的效果,避免一次手术,减少患儿的痛苦,为社会和患者家庭减轻负担。

6、积极参加政府布署的僧人体检和每年度的征兵体检任务,并主持外科系统的主检工作,无任何差错,圆满地完成任务;

7、积极为本院的二乙工作准备资料,为其完成外科系统所有规定需完成病种的临床路径资料。

经过三个月的帮扶,在我院领导的正确指导、支持和当地全体员工合作下,这次援藏工作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在当地职工和群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也使本院的年轻医生得到了较大的成长和业务的提升。针对我们的工作,离开察隅前三天,当地电视台还特意采访了我。另外工作期间还收到4面锦旗。这些锦旗,收获的不仅是荣誉,更多是一种被患者及家属认可的喜悦。感谢院领导提供的这次援藏机会,感谢医疗队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也感谢当地政府和医院对我们生活上的照顾和工作上的支持。通过这三个月实实在在地为藏区人民看病治病排忧解难的工作,让我的专业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对自己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从而更坚定了从事救死扶伤这个高尚职业的信心和决心。我相信回归西丽医院这个条件优越的平台,我将能更好地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同时我也相信,这段宝贵的援藏经历,在以后的岁月中将时刻激励我更努力的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