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笑茜】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血液内科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诊疗技术,成功为一名辗转多地、历经数月未确诊的疑难血液病患者明确病因,展现了团队在罕见疑难病例诊疗中的专业实力与担当。
曲先生从2024年5月开始就感觉全身多处关节游走性疼痛,此前已在多家三甲医院风湿科等科室进行了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PET-CT等多轮检查,均未能明确诊断。今年2月,患者病情急剧加重,出现持续发热、胸腔积液及深部淋巴结肿大,家属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我院血液内科求助。
面对这一棘手病例,血液内科主任李丽敏凭借多年经验,敏锐判断患者症状与血液系统疾病高度相关,但是如何确诊成了一个难题。李丽敏主任注意到了患者这样一个情况,患者之所以进行了两次骨髓穿刺,是因为第一次常规的髂后上棘出现“干抽”的现象,所以改为髂前上棘,但PET-CT又提示了髂后上棘存在高代谢情况。血液内科的邹辛迪医生在明知患者髂后干抽的情况下,不畏困难仍然选择这个穿刺点,运用技巧和经验精准定位并成功抽出了少量的骨髓并进行了骨髓活检。血液科形态室的韩雪英教授在仅有的一些骨髓细胞中准确的识别出了少量的但足以明确诊断的异常细胞,终于成功为曲先生确定了淋巴瘤白血病的诊断,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也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在分子检测盛行的今天,骨髓形态仍是破解血液疾病的最快速的"密码本",尤其是在危重症患者面前,形态学报告的时效性往往能为治疗争取先机。这种快速诊断能力,高度依赖于细胞观测者的丰富经验,这是当前任何高端检测设备都难以完全替代的。
我院血液内科团队展现的不仅是技术实力,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坚守。面对疑难病例,团队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通过细心判断、精准取材、精心判读突破诊断困境,体现了血液内科团队的合作默契和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