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袁家威】在三甲医院创建的征程中,在医疗质量与管理的持续精进之路上,医院始终坚守高标准、严要求。12月17日,创评办再次邀请等级医院评审专家胡平玲处长亲临医院展开全面督导工作。
胡处抵达医院后,立即奔赴呼吸内科,听取医护人员晨交班,并对交接班流程予以细致梳理。随后检查了呼吸内科等级医院评审台账资料和日常医疗文书,对于疑难病例讨论范畴、讨论目的、讨论目录清单以及会诊记录都给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对于科室质量管理,胡处强调需要聚焦科室管理细节,需按工作模块精细分工;制定科室质量安全计划,优化指标体系分类,数据展示需要更加直观;查检内容需要系统剖析而非局限于个案。此外,核心制度培训与考核可朝常态化方向推进,借助APP小程序达成每日练习与定期考核,巩固医护人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在麻醉科工作督导时,胡处指出,科室要严格管理麻醉权限,提高POCT比对频率且做好POCT危急值登记,增强复苏室医疗文书规范性。在术前访视工作方面,科室需要不断提升访视率、丰富麻醉计划,清晰界定麻醉前讨论范围并启动诱导前评估工作。同时优化过敏反应与术中火灾应急预案并绘制流程图,以全面提升科室应急处置能力与水平。
影像科需完善检查风险提示,修订放射与过敏应急流程,组建应急团队并附联系方式,细化辐射损伤与造影剂过敏处置流程并上墙。所有设备须有检定维养信息,生命支持类设备详实记录电源状况。全面梳理修订危急值报告流程,保证危急信息及时精准传达处理。
超声科要在超声诊断符合率波动时及时深度分析并制定应对策略,保证接诊、出报告、接收报告时间完整,图像描述规范,诊断准确且报告及时。明确修正报告补充报告的流程与改进措施,且与诊断医师授权关联,助力医生专业成长及能力提升。国家发布的肿瘤诊疗规范有明确的医技科室内容,医务科需及时登录官网查找更新指南规范并及时发布到相关科室组织学习和执行,给临床诊疗提供权威依据。
下午,胡处对质控科和数据小组进行一对一辅导。医院可按实际情况科学填写第二部分指标数据,特殊情况可在备注栏进行说明,保证其逻辑性与准确性,明确数据来源,确保精准可靠、来源可溯,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与依据。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实施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依据相关标准优化标准体系并列出目标值,加大PDSA项目奖励措施以激发全院积极性并形成文化。年度质量培训计划需清晰分类,指标分析更加直观与宏观。质量季度简报加强绘数据趋势直方图,并需注重信息安全与综合分析,更可借助病案统计科力量给科室提改进建议。死亡病例检查围绕核心制度,从“病历检查”变为“病例检查”。胡处全面指导了质控科相关制度与现阶段工作,为提升医院质量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指明方向。
丁娟院长助理指出,胡处这次来院督导,各医疗行政部门收获颇丰,尤其是应急管理方面,专家指出我院应急预案流程不够清晰,流程未上墙,导致应急处置难以落到实处,该问题值得我院应急管理部门深思并予以整改。另外,医技科室交接班记录本内容需丰富、医技科室疾病诊疗指南规范需医务部门每月更新并组织学习等问题都需我们加快整改步伐。
胡处此次全方位的督导工作,给予了我院明确的改进方向,各职能部门及临床一线科室必将积极行动起来,将各项优化措施落地生根。多科室协同共进,必将推动医院医疗质量与管理水平跃上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