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邱芬】2024年11月22日晚上,我院的几名医护人员在深圳西丽一家羽毛球馆进行友谊比赛。比赛过程中,其他单位的一名球友突发心脏骤停,情况危急。在场的医护人员立即放下球拍,利用专业医疗技能对该球友进行了现场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紧急救治。随后,他们拨打了120,将患者紧急送往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患者已经恢复良好。这一事件展示了医护团队出色的急救技能、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精神。
事发突然,但医护人员的应对却是有条不紊。当发现球友倒地不起时,医护们迅速判断情况,立即展开了急救措施。他们中有人开始进行心肺复苏,而有人则去获取最近的AED设备,洪浩医生、万秋芳护士等分工合作。在他们的协作下,心肺复苏十余分钟患者未恢复心跳,AED到达后进行了1次电击除颤后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患者的心跳终于恢复,我院院前救护到达后快速将患者安全转至医院继续治疗。这一系列操作体现了他们对突发医疗状况的熟练掌握和冷静应对。
医护人员的这一行为,不仅是职业本能的体现,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负责。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医护人员不仅在医院内是生命的守护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他们都准备着成为救助他人的第一响应者。这种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
此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心脏骤停等紧急医疗情况的发生往往不可预料,普及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提高公众的自我救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公共场所配置如AED等急救设备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正是这些设备的存在,加上医护人员的专业操作,共同构成了一个救命的关键环节。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近期模拟中心负责全院员工心肺复苏的培训和考核,医护们将继续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并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事件鼓励更多人关注和学习急救知识,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我们医护的行为激励了社会各界对医护人员的尊重与肯定,同时也强调了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公共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