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支援广西凌云县人民医院的第二批“组团式”骨科帮扶专家罗敏生副主任医师在完成既定帮扶任务返回广东后,不到半年时间,又再次不远千里奔赴广西凌云县,为曾经实施手术的患者成功进行了骨折术后内固定装置取出术,此举动不仅为当地患者解除了病痛,更是有力延续了粤桂两地帮扶协作精神。
时间回到半年前,不慎跌伤致右肘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畸形明显,且不能够正常活动的患者黄先生,来到凌云县人民医院外科一病区住院治疗,经检查发现黄先生右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并脱位,并桡骨头与冠状突骨折,是一类非常严重的肘关节急性创伤,是典型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恐怖三联征”因肘关节的重要稳定结构大多被破坏,治疗困难,常导致复位不稳定、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不良后果;因其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这对于临床骨科医生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当时还在凌云县人民医院帮扶的罗敏生副主任医师和该医院外科一病区主任黄选帮一致表示,需尽快通过手术治疗,来恢复患者的肘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考虑到患者的骨折复位及固定难度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等因素,骨科医师团队根据术前评估和患者病情,展开了病例讨论,共同制定了周密安全的手术方案,在罗敏生副主任医师和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此例复杂手术,术后经过治疗患者康复出院,并曾将一面写有“医德高超,医术精湛”的锦旗送到了帮扶专家罗敏生医生手中,并诚挚表达了对凌云县人民医院外科一病区全体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
“很感谢罗医生,黄医生以及外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让我恢复了健康,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实在是太感谢大家了,谢谢你们!”这位患者表示。
罗敏生医生作为第二批“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在半年前为期一年的帮扶时间里,以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赖。帮扶任务结束后,他没有忘记那片曾挥洒汗水的土地。当得知这一名患者需进行取出外固定装置及进一步治疗时,他毅然决定再次踏上援凌之路,跨越1000多公里的距离,为患者带去希望。再次重返到凌云县人民医院的罗敏生医生和该院外科一病区医护团队一同查看了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见术口愈合好,右上肢各关节均活动正常。在做好术前准备后,罗敏生医生和凌云县人民医院骨科医师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顺利为患者实施了骨折术后内固定装置取出术,术后对症消肿止痛、换药等治疗,2天后患者好转出院,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痛。
康复良好的患者激动地说:“很感谢罗医生再次千里迢迢回到我们凌云,为我取出手术内固定装置,现在我右肘关节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太感谢罗医生了!”这不仅是患者对第二批帮扶专家罗敏生医生医术的再次肯定,更是对广东与广西粤桂协作帮扶工作的高度认可。
罗敏生医生表示,虽然他已经结束了帮扶任务,但心中对凌云的牵挂和情谊一直延续。此次重返广西凌云县,不仅是为了帮助凌云当地患者解除病痛,更是为了继续延续两地协作精神,为凌云县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凌云需要我,我还会再来。”罗敏生医生说,这是他与凌云永远的不解之缘。
自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来,一批批粤桂“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带着使命和责任,跨越两省,远赴凌云,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带给凌云县。接过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罗敏生副主任医师接力棒的第三批“组团式”骨科帮扶专家王继锋硕士,正是粤桂协作帮扶工作长期帮扶、持续发力的一个缩影。
沿着罗敏生副主任医师的帮扶足迹,第三批“组团式”骨科帮扶专家王继锋硕士和其他帮扶队员在“组团式”帮扶医疗队队长、挂职凌云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黄印祥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努力发挥传帮带,填补凌云当地技术空白,在“组团式”帮扶医疗队的助力下,凌云县人民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医院管理都有了新的突破,在成功创建胸痛中心后的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创建也实现了新进展,大大提高了凌云当地医疗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百姓带来了福音。
未来,我院将继续组织和深化 “组团式”帮扶工作,通过人才培训、技术交流、远程医疗等多种方式,不断助力凌云县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