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莫晔】2024年10月29日迎来了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体医结合、战胜卒中”旨在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卒中护理团队在褚振海科主任、鲁春鹤科主任、王瑜护士长、邱芬护士长带领下卒中团队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在门诊1楼大厅开展了卒中宣教及相关疾病的解答及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健康状况的询问工作。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死,是指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出血性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卒中均会造成脑组织损伤,进而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卒中重在预防,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养成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高危因素自我筛查
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
(二)控制好血压
35岁以上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三)控制好血糖
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糖。
(四)控制好血脂
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症状,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每3-6个月就要测定一次血脂。
(五)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卒中风险。
(六)健康饮食
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每日食盐不超过5g,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饮酒。
(七)科学运动
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活动。
活动现场络绎不绝的咨询患者,给予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脑卒基础疾病的管理,宣传卒中发生时的就诊流程,经过本次义诊,患者有很大收获。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早发现,早治疗。在发病后要立即拨打120,及时前往我科急诊科就诊,时间就是大脑,来院后立刻启动卒中通道,缩短就诊时间,进一步挽救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