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由关节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精诚团结、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一例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患者是百岁高龄,创造了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手术患者年龄的最高记录。
巫奶奶,今年100岁,广东河源人,3天前在家中不慎摔倒,送我院检查发现头顶枕部见一长约5厘米裂口,左侧眼眶外侧缘见一长约4厘米弧形裂口,左侧股骨颈骨折。由于并存多种疾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比同龄人群高3倍,如果不做手术,选择保守治疗,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50%,医学上被称作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98%老年髋部骨折需要外科治疗,早期手术治疗除可减轻患者疼痛外,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术后自理能力。同时,对于如此高龄患者,手术难度和麻醉风险可想而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百岁老人仍乐观积极面对病情,患者家属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与期待。由刘安庆教授领导的骨科团队和陈林领导的麻醉团队在经过全院相关科室术前大会诊,深入讨论,权衡利弊,决定顶住风险,为老人尽快手术。
患者为超高老龄百岁女性,有可疑“高血压”7年,最高血压不详,未服药降压药物。2019年曾因“直肠癌”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胸部CT示考虑为双肺间质性病变;气管及支气管壁钙化;主动脉硬化;胸6、11、12椎体呈楔形改变,骨密度示骨质疏松。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侧下肢动脉硬化并多发斑块形成。心脏彩超示EF67%,升主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电图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早搏,ST-T改变。近期患者食欲不振,不喜进食,平素无身体锻炼及家务活动,仅可在室内步行,出家门即需坐轮椅。
经过院内报备后,按照院内多学科会诊意见,排除因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术前控制血压、维持内环境稳定,入院后第3天,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转运至手术室。入室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操作(言语安慰、主动保温等)井然有序进行。麻醉由麻醉科陈林主任、麻醉科李菁菁副主任亲自实施,在综合考虑了老人的全身情况和代偿能力、手术的大小和部位后,根据多年的麻醉经验,决定避开高龄患者椎骨增生的棘手问题,选择先行髂筋膜神经阻滞镇痛后,再侧入法椎管内麻醉,适量的局麻药阻滞范围刚好可以满足手术需要。
术中使用动脉穿刺置管、心排量监测等技术,持续有效的监测动脉压和心输出量,可精准指导液体管理和活性药物的合理使用,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注。麻醉科李菁菁副主任加以使用针刺麻醉,进一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及预防术后谵妄、认知功能障碍。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增加,老年患者乃至高龄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高龄患者各脏器退行性改变,机体细胞减少或萎缩,储备能力和代偿应激能力低下,加上疾病本身以及还可能同时伴发的其他疾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减弱,高危患者病死率高,对麻醉科医师来说是风险也是激励,是挑战也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