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鑫】2023年12月15日-16日,由骨科医学部创伤骨科举办的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届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手显微外科学习班在我院创新研究院顺利召开。此次会议共持续1天半天时间,通过线上、线下讲课、技能实操等方式进行,约200余人参与了本次学习班课程。
主持人刘伟东主任医师介绍了本次学习班的主要日程,创伤骨科赵东升主任医师进行开幕致辞,对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创伤骨科郑木平主任医师、刘伟东主任医师、杜旺民副主任医师,创新研究院苏秀云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后郭耀等参加了会议,并进行授课和讨论。
简短的开幕式后,刘伟东主任医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学习班的日程安排。学习班理论课程,从手显微外科的基础功能解剖入手,阐释手的功能及临床应用解剖关系、常见手部骨折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同时对于骨科领域新兴的技术理念如腕关节镜技术、数字骨科技术及先进的智能假肢C-TMR技术各位专家学者也进行了精彩演讲、分享与交流。课程精彩纷呈,参会学员表示获益颇多。
创新研究院苏秀云教授,分享了关于肱骨远端统计形状模型初步研究,使用高斯数学方法,对肱骨远端关节形状、距骨的统计学形状进行建模、统计、评估。通过数字骨科技术,更精准的评估肱骨远端关节、距骨损伤情况及治疗。
郭耀博士,针对截肢术后肢体重建难题,详细分享了全球首例
C-TMR技术构建智能假肢人机接口的临床应用报告,并对我们临床医师基于TMR项目的衍生研究进行介绍和分享,大大激励临床医师的科研兴趣。
创伤骨科郑木平主任医师,详尽地阐述手部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的应用解剖,同时对常见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分享了一些严重手外伤的典型病例及治疗,增长参会学员的临床见识及经验。
刘伟东主任医师讲授了关于腕关节损伤与腕关节镜技术的临床应用,随着显微技术、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微创、更精准地治疗腕关节损伤,是广大医生努力的方向,关节镜微创技术因其有着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热收医生及患者追捧。
赵东升主任医师分享了关于桡骨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桡骨头骨折漏诊误诊或不恰当的手术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功能缺陷,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及时的诊断与良好的治疗,是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关键。
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引起了参会学员的热烈讨论与交流。
本次学习班除了理论课程,为保障授课质量,会务组还精心准备了显微技能培训课程。专家们通过现场示教、讲解,为学员们提供规范、精准的操作流程,让学员们进一步熟悉、掌握手显微外科关键技术。
为期1天半的手显微外科学习班圆满落下帷幕。赵东升主任总结指出,本次学习班贴近临床、注重实操。专家团队演讲内容精彩纷呈、干货满满,为广大临床医生呈现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此次学习班不仅为参会专家提供了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平台,更是为年轻医生提供了系统学习手显微外科知识、提升临床技能的有效途径。
创伤骨科学科带头人赵东升主任,从事创伤骨科、显微外科、手外科三十余年,在创伤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技术精湛,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依托创新研究院,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已形成了有显著特色的专科。广泛开展显微外科技术救治肢体严重创伤救治、机器人结合O型臂导航、3D打印技术精准治疗四肢、骨盆骨折等技术,使手术更加精准化、智能化,使手术治疗更加具体化、个性化,获得良好的治疗和满意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