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我院获得国家房颤中心建设单位认证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0日
  • 点击数:823

 

【通讯员:陈军】11月12日,2023年房颤中心年会在武汉召开,我院获国家级房颤中心建设单位授牌,我院医务部医疗科刘剑臻主任和心血管内科陈军医生参加授牌仪式。这是继我院胸痛中心获得国家级认证授牌后,又一项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中心的国家级认证,分量厚重、意义重大。

据悉,在10月25日苏州工业园区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房颤中心认证平台就已发布重要通知,医院顺利成为房颤中心建设单位。我院房颤中心建设以心血管内科团队为主,形成专门的心血管内科心脏电生理介入团队以陈小林主任为核心,陈军主治医师和袁晓玲主治医师为骨干,开展了食道调搏术、直立倾斜试验、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埋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等全方位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

站在国家级“房颤中心”的更高起点上,心血管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严格遵循“房颤中心”认证要求,进一步优化房颤处理流程,强化制度及数据管理,加强多学科义诊交流,落实社区宣传等工作,同时联合多个核心科室,争取早日通过国家级认证,跻身成为“国家标准版房颤中心”。

202311201428027246.Jpeg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俗来说就是心房跳动不规则,导致心室杂乱无章地收缩。房颤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它可以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使心衰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近50%。因此,房颤的规范诊治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尤显重要。

我院房颤中心已形成以下诊疗特色:

房颤药物治疗: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或卒中是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对于新发或阵发性房颤患者,可以尝试药物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更重要的是必须坚持长期足剂量的抗凝治疗,从而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卒中及血栓。

 

 导管消融治疗: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先通过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病变组织内水分蒸发,变性坏死,从而阻断该部分心肌细胞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该微创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适合于任何年龄的房颤患者。

202311201428028652.Jpeg

202311201428025098.Jpeg

 

左心耳封堵术:房颤高危栓塞患者需积极抗凝治疗,而药物抗凝治疗有导致包括脑出血在内的出血风险。左心耳封堵术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应用封堵器堵塞左心耳,预防房颤时左心耳血栓的形成,可达到药物抗凝的治疗效果,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而出血风险大大降低。

 

202311201428027281.Gif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