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美婷】4月24日下午,我院对口帮扶专家欢迎座谈会在C栋701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李成付,副院长王林,副院长、工会主席袁明及相关科室代表参加了欢迎仪式,共迎郝建兵、李菁菁、彭一峰(中医科)、罗祥英、谭强峰5位帮扶专家载誉而归。
肾内科郝建兵、麻醉科李菁菁、重症医学科罗祥英、急诊科谭强锋、中医科彭一峰接到医院的帮扶任务后,积极响应,克服工作、家庭的种种困难按时抵达驻点医院。在帮扶期间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契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一些列诊疗工作,提升当地诊疗水平,圆满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其中郝建兵、李菁菁帮扶期满后,在驻点医院的挽留下,还接受了延期帮扶。大家的精湛医术和扎实的工作态度受到了驻点医院的好评。
郝建兵、李菁菁、罗祥英医生在桂林资源县人民医院开展的“动静脉内瘘切除重建术”“连续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技术”“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床边CRRT治疗”“重症患者的超声诊疗”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让该院重症医学科对重症患者的脏器功能维护和重症患者的循环呼吸管理方面有了空前的提高。血液净化室新开展的“内瘘”手术,为长期需要血液净化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实施手术。谭强锋医生在桂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的“急性肌腱损伤及重要血管损伤探查与修复”“危重多发伤的救治”等填补了该院相关医疗技术空白。彭一峰医生在喀什乃则尔巴格镇卫生院发挥专业所长,一方面诊治病人,一方面带教当地医生,并推广中医特色医疗手段如耳穴、针灸、推拿等治疗。协助当地医院建造了中药房,并时常主动向身边的维族同事学习维医,取长补短,因地制宜。
郝建兵主任在对口帮扶工作中被聘为肾内科临床医疗、教学指导专家,并授予
“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菁菁医生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授予“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中医科彭一峰医生在柔性援喀期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最美援疆干部”
荣誉称号
“通过半年的努力,我们克服各方面较之艰苦的条件,不仅完成了为当地群众看病的基本任务,还为基层医院带去了专业知识、临床技术,给基层医疗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受援医院的一致好评。”座谈会上,5名帮扶专家分别从“帮扶工作概况、帮扶工作成效、帮扶经验介绍”三个层面分享了在当地对口帮扶期间的所感、所见、所为、所悟。在对口帮扶工作期间,5位专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情施策一系列临床、教学、科普宣教工作,帮助提高受援医院医护人员理论及临床实践水平。
五位帮扶医生所在科室代表也分别就大家的归来表示欢迎,也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副院长、工会主席袁明对帮扶专家们在艰苦环境下能认真履行职责,不惧困难的精神表示敬佩。他希望难得的经历能对大家的成长和进步起到积极地促进,在未来的专业发展中有更深的思考和热爱。
副院长王林肯定了帮扶专家在当地医院所作出的成绩。希望大家回来以后,能把成长转化成动力,在未来的临床、教学、技能培训等多方面言传身教,做出示范。同时也寄语接下来的“组团式”帮扶专家,一如既往地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完成对口支援各项任务,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带到当地,造福当地百姓!
党委书记李成付在总结中再次对5位帮扶专家圆满完成帮扶任务归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的帮扶工作表示高度肯定。他说,自2016年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院坚持“按需帮扶、注重实效”的原则,先后向新疆、西藏、广西百色田阳区、德保县,广西桂林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共派遣了73位帮扶专家精准帮扶,成功实现了技术发展有突破、健康帮扶有亮点,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高质量医疗服务,推动了当地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李书记强调,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更是我院接收新一轮国家“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启动之年。站在新的发展高度和历史起点, 我院将持续秉持“帮扶不止,攻坚不懈”的理念,以帮助广西省凌云县人民医院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为目标继续开展帮扶工作,全方位落实精准帮扶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让帮扶成果经得起检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南科医力量。
帮扶专家风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