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曾金艳】“望、闻、问、切”是中医的传统诊法,但很少有人知道,“腹诊”其实也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腹诊推拿”,是一种包含了中医诊断和手法治疗的技术。
骆仲达是“骆氏腹诊推拿医术”的传承人,也是深圳名中医之一。2008年11月,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将“骆氏腹诊推拿医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月经不调看不好,骆式推拿+调理
48岁的张女士被月经不调困扰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的月经不规则,有时是错后两个月不来,有时是提前结束,并且量少色黑,还感觉腰酸腹痛。这导致张女士十分烦躁,容易发脾气。不仅自己苦不堪言,家人朋友也深受牵连。张女士中医、西医都看过,但就是不见好转,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找到了骆仲达主任医师,希望能调理月经不调的情况。
接诊后,骆主任根据张女士的过往病史推断其为更年期综合征,月经时好时坏是正常症状,不需要过分担心;至于腰酸腹痛的不适症状,则完全可以通过施针来缓解。基于诊断,骆主任对她进行了腹诊推拿手法加中药调理,三个疗程后,腰酸腹痛有所缓解,张女士的烦躁压抑心情也有所舒展。
其实,骆氏腹诊推拿并不神秘。它不是单纯的推拿手法,而是把独特的腹部诊断与推拿治疗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腹诊辨证,选用不同的手法、治法用以防治疾病的传统诊法。
该疗法按中医的腹证症型进行辩证,施术重点主要是对腹腔病症的阳体征进行治疗,同时配合推拿身体其它部位的经络、腧穴为辅的一整套手法。它可调整机体的功能,不仅能治疗机体各系统之疾病,而且对治疗内妇儿很多疑难疾病有独到之处,这已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
骆仲达教授在推拿中
特别值得介绍的是经过骆仲达教授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内调外治法(祖传的方药和腹部针灸推拿手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创新性的增加了无创十二经络加压灌注法,能更好更快地打通经络循环,疏通淤堵,不仅使心脏、大脑和腹腔各个脏器达到充分的血氧血流精气灌注,而且在临床上扩大了治疗范围,提高了治愈率。
可诊治的疾病范围包括:
(1)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
(2)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动脉栓塞、颈动脉及大动脉斑块形成、震颤麻痹、手脚麻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3)眼底动脉栓塞、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神经萎缩;
(4)突发性耳聋;
(5)胰动脉硬化供血不足所致的糖尿病;
(6)肢体动脉栓塞;
(7)因其他动脉硬化及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缺血性病变后遗症;
(8)体育运动性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肝病的康复与保健;
(9)代谢性疾病(三高症如高血压、高尿酸、高血脂等);
(10)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肠憩室等);
(11)妇科及男科疾病;
(12)抑郁症、焦虑症造成的长期失眠和睡眠质量不高、长期便秘等证。
名医简介
骆仲达
中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日全天。
出诊地点:南方科技大学医院A栋3楼中医科4号诊室
临床经验: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5年,师从博士导师赖新生教授、张家麟教授。擅长用中药经方、骆氏腹诊推拿和针灸治疗内妇儿常见病及部分疑难杂症。
近40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中医药和现代医药有较强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熟练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技能处理本专业的疑难危重疾病,先后参加编写《实用中医推拿学》《三宝合璧》等八部医学专著。发表国家级、省级以上论文二十余篇,多项科研课题获广东省中管局立项资助并按时结题。有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专业擅长:
熟练使用中医药、针灸、推拿和其他传统方法治疗颈椎综合症、脊柱腹部相关性疾病,肠胃功能素乱、心脑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综合症、疲劳性综合症、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性疾病,中晚期肿瘤综合症,不孕不育病症、中老年慢性复合性疾病,尤其在继承和发扬骆氏腹诊推拿的绝技脊腹综合症和内、妇、儿科的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方面,有非常独到之处。
学术任职:
深圳市首届优秀中医
福田区首届杰出人才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骆氏腹诊推拿第四代传人
澳洲政府注册执业中医师,药剂师
澳洲首都中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AHPRA)澳洲政府医药管理学会会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特聘教授
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
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理事
省针灸学会手针法专委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