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杜同心】近日,我院胸外科、放射科、肿瘤科多学科协作完成一例经皮CT引导下肠癌右肺转移瘤微波消融术。
患者是一名50岁男性,因“乙状结肠癌术后1年余,维持化疗后1周”就诊于我院肿瘤科,9月27日复查胸部CT可见右肺下叶背段新发结节,考虑转移瘤。经会诊后转胸外科准备行胸抢镜手术切除病灶,患者考虑后拒绝手术。胸外科、放射科、肿瘤科多学科讨论后,尊重患者意愿,决定给患者实施CT引导下肺转移瘤微波消融术。
术前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俯卧位,手术时间短,全程约60分钟,手术过程顺利,术后CT肿瘤周围可见有效消融边界。
穿刺针准确穿入肺转移瘤
微波消融
术后可见有效消融边界
胸外科边虹主任医师表示: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居癌症发病率和死因之首,全球每年发病约250万人,每年有超160万人死于肺癌。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切除是治愈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约80%的肺癌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多数肺癌患者在传统的放化疗中获益有限,虽然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开展,使更多晚期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获益,但是依旧会遇到诸多瓶颈。
最新版《中国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专家共识》当中,关于微波消融的适应症包括:原发性周围型肺癌、肺部转移瘤、姑息性消融等。
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WA)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已经成熟运用于肺癌的治疗,在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早期肺癌患者、晚期转移的患者,微波消融技术均已被证实良好的临床疗效。肿瘤微波消融是针对某一脏器中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肿瘤病灶,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病灶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失(irreversible injury)或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的一种精准微创治疗技术。
该名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胸外科、放射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MDT) 高效、精准的办事效率,彰显了我院的医疗专业技术水平,融合了先进的“精准医学”概念,适应了肺癌诊疗手段的飞速发展的需要,为晚期肺癌、肺结节患者的诊治带来了福音。
肺癌居癌症发病率和死因之首,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多数肺癌患者在传统放化疗中获益有限,因此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式应运而生,包括局部消融治疗等;微波消融(一种热消融)是针对某一脏器中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肿瘤病灶,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病灶组长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或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精准微创治疗技术。肺部微波消融手术适用于:原发性周围型肺癌(尤其是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切除等病人)及肺部转移瘤。肺部肿瘤的治疗,微创治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尤其是CT引导下的经皮热消融技术在治疗肺部肿瘤方面具有:创伤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单、适应人群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