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蒋奕】7月27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放射科肝脏病变影像诊断及疑难病例多学科学术交流会”在我院住院部503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我院放射科承办。会议邀请到了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冯仕庭教授作为特邀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放射科陈燕副主任医师,深圳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吴若贷副主任医师特邀病例讨论,我院普外科主任陈国斌、肿瘤科副主任王利平,血管与肿瘤介入科主任唐俊,消化内科副主任宋健作为MDT讨论专家带领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于当日下午16点正式开始,由放射科主任徐俊卿教授主持开幕,王玉琨副院长致辞发言,向受邀专家及参会者表示欢迎和感谢。
会议邀请了肝病临床和影像的多位专家,本着“增进学科交叉合作”的宗旨,通过展现临床与影像多学科诊疗模式,结合集焦专项肿瘤医学MDT整合,倡导互动交流的学术模式,以期此次肝病多学科联合会诊的学术讨论会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创建交流学习的平台。
会议分2个专题报告和2个病例讨论。主题报告阶段,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冯仕庭教授就肝脏占位的诊断问题作了名为“普美显在肝脏疾病诊断的应用”的专题发言,分别就“肝癌的影像诊断与挑战”、“肝胆特异性造影剂临床应用”进行了授课。我院放射科副主任蒋奕副教授作了题为“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评价-现状与未来”的汇报,并探讨“早期肝癌的演变和发展趋势”、“早期肝癌筛查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和“影像科医师如何参与MDT”。接下来的病例分享阶段由蒋奕副主任主持,分别由我院放射科张新平主治医师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放射陈燕副主任医师进行病例汇报。我院放射科赵文俐主任医师,阙永盛副主任医师对病例进行相应影像分析解读,临床多学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肿瘤科副主任王利平认为,在病例分析中应该注重病人的整体状态评估,阐述了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结果判别的理解,强调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图,突出治疗效果。
普外科主任陈国斌从外科角度对疾病症状、相关检查指标、诊断等专业角度做了阐述,并对该病例所出现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相悖之处做了原因分析。
消化内科副主任宋健重申了对临床诊疗路径的重视,特别对于肝脏肿瘤的全程化管理应当遵循的诊疗指南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血管与肿瘤介入科主任唐俊在会诊中重点强调介入治疗对于肝脏占位的适应标准,他建议对诊断不明的肝脏占位病变可尽早发现尽早干预。
放射科副主任蒋奕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多学科会诊就是要大家打破界限,对同一病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和讨论,认真听取专家会诊的意见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对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放射科主任徐俊卿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并致闭幕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汇集了医院优秀专家资源,将多学科优势整合在一起,专家们互相配合,针对某一病例展开深入讨论,明确诊断,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优诊疗方案,进一步落实了我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