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何成】近日,28岁的年轻女孩,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急性右上腹痛、巩膜黄染、发热等症状,遂来我院急诊,急诊B超提示胆囊结石,收入消化内科进一步诊治。入院后查肝功能:胆红素升高到120 umol/L,肝酶及胆酶明显升高,提示胆道梗阻,完善MRCP检查见胆总管下端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经相关辅助检查患者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诊断明确,若不尽快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能导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消化内镜中心宋健主任查看患者后,决定采用急诊内镜下ERCP技术取出胆总管结石,尽快缓解患者病情。鉴于我院此前尚未开展该项技术,没有相关内镜设备及手术器械。宋健主任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解决患者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宗旨。于是,消化内镜中心紧急联系内镜厂家及器械厂家借设备及临购手术器械。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后,患者被送至介入手术室进行手术。宋健主任很娴熟的将内镜手术器械送入胆管,术中造影见胆总管下段一颗直径约6x7mm大小结石影。宋健主任决定进行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球囊取石术。经过术者娴熟的操作,很快就将胆管结石从十二指肠乳头取出,术后留置鼻胆管进行引流胆汁,整个手术过程耗时约30分钟。
术后患者黄疸迅速消退,腹痛及胆道梗阻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肝功能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经过护理团队精心照料,1周后患者康复出院。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20世纪60年代国外发明的一种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各种胆胰管结石、梗阻、狭窄及肿瘤的微创手术,自问世以来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该手术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透视,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 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拓展到括约肌切开、扩张、引流等治疗手段。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该手术主要适应症包括:
(1)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
(2)疑有胆道肿瘤或结石等而常规检查不能确诊者。
(3)经X线与内窥镜检查发现胃、十二指肠外有压迫者。
(4)肝、胆、胰腺的恶性肿瘤患者。
(5)慢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者。
(6)其他检查未经证实有胃、十二指肠、肝、胆等病变,而上腹痛疑有胰胆管病变或可疑慢性胰腺炎恶变者。
(7)胆囊或胆道术后综合征。
ERCP代表消化内镜最高水平诊疗技术,通过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介入手术室及麻醉科等多部门配合,近期该手术在我院已成功开展2例,患者均快速康复出院。该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再上新的台阶,填补了我院及“三甲”技术的空白,为以后我院“三甲医院”的建设奠定坚实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