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深晚报道:保障安全,助力康复!南科大医院率先成立围术期医学部
  •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9日
  • 点击数:1,188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疼痛医学中心主任宋学军教授领衔成立了集麻醉、手术室、大外科、急救复苏、重症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围术期医学部,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建立一个完整的围术期医疗体系。同时,为长远地推动围术期医学学科建设,他们首次尝试为临床医学本科生开设了围术期医学课程,让医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中更早建立围术期医学概念。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围术期医学课程首次开课。

据介绍,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术前评估、麻醉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直至康复或基本康复的时期。这是围绕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个完整的评估、治疗和康复过程,一般包括术前 5 — 7 天、术中及术后 7 — 12 天或至 30 天。围术期是住院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环节,因而国内外都将围手术期死亡率作为评价手术、麻醉质量与安全以及患者康复的重要和关键指标。

南科大医院围术期医学部学科带头人宋学军介绍,现代医学发展带来的分科细化,在体现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有效延伸到围术期医学的困难。因此,外科学和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让绝大部分患者平安度过手术期,大大提高了手术期的安全,但患者在围术期的安全和最大限度的康复依然有很大提高空间。" 围术期医学 " 涵盖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除了外科、麻醉科和手术室之外,还需要急救、重症医学和心血管、呼吸、神经、营养、康复等各内科专科等多个学科的有效参与。理想的做法是从顶层设计,具有预判性地建立一种 " 围手术期 " 的固定工作机制和可执行的临床路径。从术前就开始介入,贯穿术中,延续术后,最终实现安全舒适化医疗和术后最大限度的快速康复、完全康复。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围术期医学部多学科专家在ICU开展重症患者查房。

那么,如何促进围术期医学学科建设?宋学军教授提出,主要还是聚焦在医教研的各个具体环节及其有机结合。医疗方面,根据临床实际需求让更多相关学科真正介入到术前评估、麻醉手术实施和管理、术后恢复和康复管理的全流程,将更有利于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在科研方面,可通过围术期医学相关的学科组合,推进与患者康复息息相关的边缘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教学方面,师资队伍由围术期医学相关的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课程向南科大医学院全体学生开放,这对医学生是一个崭新的课程,也是南科大医学院 " 新医科 " 发展的新尝试。

宋学军教授说,南科大医院围术期医学部将联合医学院及各附属医院相关临床科室和研究平台、南科大疼痛医学中心和南科大有关院系强大的生物医学研究平台,以及深圳市其他医院的相关科室领域专家一起,强强联合,共同推进学术研究、学科和临床科室建设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黄贤君 陈子亮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