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关节外科完成我院首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2日
  • 点击数:1,451

【通讯员:边瑜健】近日,骨科医学部关节外科主任朱锦宇教授主刀顺利完成了我院首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目前病人已下地活动,恢复良好。

来自贵州遵义的患者肖先生,今年38岁,10年前因“股骨头缺血坏死”在当地医院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个多月前患者出现髋部疼痛,跛行明显,髋关节活动受限,到我院关节外科门诊就诊,朱锦宇主任接诊了患者,拍片后,朱主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诊断为髋关节假体松动,建议患者住院手术,但是患者由于费用等原因表示暂不住院,要求保守治疗。近1个多月来,患者靠吃多种止痛药止痛,但止痛效果都不好,于是患者下定决心通过手术解决他的病痛,他再次找到了朱锦宇教授,希望朱主任为他主刀手术,朱主任欣然同意。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是一个高难度手术,手术较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更加复杂。所有初次置换的风险,比如麻醉意外、骨折、出血过多、神经损伤、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等,在翻修手术时都有可能出现,还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朱锦宇主任带领的团队术前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及手术室配合下,为他施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术中,手术团队经历重重考验,包括股骨柄取出困难、髋臼骨缺损过多导致髋臼假体不稳等,都被手术团队一一克服,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患者病情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据悉,近期骨科医学部关节外科还为多位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髋部骨折等患者施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步行出院,出院前患者纷纷为我院关节外科点赞。

老年股骨颈骨折错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髋关节疾病都可以根据病情考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若是出现假体松动、感染、脱位等问题,会面临二次手术的风险,也就是翻修手术。髋关节翻修手术不同于初次置换,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详尽的术前计划,术中必须具备超强的应变能力,以及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由于髋关节翻修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也成为了目前衡量一家医院关节外科技术水平的公认指标。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不仅是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标中的关键医疗技术之一,也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所要求的四级手术。它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关节外科手术技术的全覆盖,为医院“双三”建设工作再添新力量!

202106021137013233.Png

术前X光片

 

202106021137019033.Png

 

术后X光片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