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早期诊断川崎病休克综合征成功救治7岁患儿
  •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0日
  • 点击数:1,254

【通讯员:高海英】二月末的深圳,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春寒料峭之时,这里已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一派春天景象。7岁的小艺随妈妈来到深圳,打算开始一场愉快的旅行,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病魔已悄悄接近了这个平时健康、强壮的孩子,他将面对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病之旅。

2月22日,仅仅游玩了两天的小艺开始出现反复高热,全身皮疹的症状,而且很快皮疹增多、遍布全身,面部、双耳都出现了明显肿胀、潮红,24日妈妈带着小艺来到我院儿科就诊,血象化验显示小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达90%多,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作为医生的直觉,门诊廖翠梅医生判断:这不是一例普通病人,于是立即联系住院部将患儿收入病房进一步治疗。入院后小艺仍反复发热,精神也越来越差,双眼潮红肿胀眯成一条缝,食欲差到一整天都吃不了多少食物,平时喜欢玩的手机也搁置一旁。身在他乡,孩子又突发急症,小艺的妈妈心中充满了疑问:我的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这家医院的医生行吗,这家医院好吗,会不会耽误孩子的治疗,我们要不要转院?当小艺妈妈心中满是忐忑之时,我们儿科的医生从主任到每一位临床一线医生已经把小艺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大家利用晨交班分析讨论小艺病情,初步考虑川崎病,同时存在重症感染,但起病仅2天多还需进一步治疗观察以确诊,25日小艺精神更差,卧床不起,下午出现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病情危急,李劲松主任、张利副主任分析患儿出现了川崎病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KDSS是川崎病的一种严重亚型,早期识别诊断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儿预后。针对患儿病情两位主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抗休克、加强抗感染、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激素抑制炎症反应,鉴于患儿病情危重当晚就邀请儿童医院重症专家会诊,专家会诊对我们早期就做出KDSS的诊断给予了肯定,并对病情和后续治疗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一夜,儿科二线张利副主任医师、一线董晓明医师、责任护士邓佳几乎整夜未眠,他们时刻关注着孩子细微的病情变化,不敢有一点疏忽,经过一夜与病魔的交锋,小艺的血压稳定了下来,精神也有了好转。

202103101132217661.Jpeg

随着治疗的不断推进,患儿的情况逐渐稳定,体温趋于正常、皮疹逐渐消退、精神逐步好转,住院第六天已经可以坐在床上玩手机了。通过我们医护人员与家长不断的沟通,小艺妈妈对疾病的认识也有了不断加深,看到所有医护人员对孩子精心的呵护和患儿临床表现的改善,小艺妈妈由怀疑到信任,到对我们全体儿科医护人员充满感激,对我们医院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于小艺来说目前的治疗仅仅是开始,但幸运的是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出了KDSS,给予了及时的治疗,有效的控制了病情,但同时小艺又存在诸多川崎病的高危因素,可能出现巨大管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血栓等并发症,希望这个可爱的男孩能延续这份幸运,顺利的走完他的抗病之旅。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