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黎晓燕】2021年3月3日下午,应围术期医学部部长宋学军教授的邀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王立平研究员做客围术期医学部医学系列讲座,作了题为《本能恐惧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围绕本能恐惧情绪展开,聚焦于神经环路机制的研究。
本次讲座由南科大医学院、疼痛医学中心和我院围术期医学部联合主办。讲座同时在南方科技大学和我院开设线下和线上会场。宋学军教授主持主会场、彭永明主任主持医院会场。南科大医学院院长邢明照教授参会并代表医学院致辞王立平教授。我院围术期医学部副部长杨红军、董英伟、王祥卫主任、医学院医学神经生物学系主任夏军等教师、研究生以及我院麻醉科、神经内科医师等近百人分别在线下、线上参加了学术交流。
王立平教授的讲座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围绕本能恐惧行为和长期压力导致的神经环路研究,以及动物行为精准捕捉量化研究的进展。作为医生科学家的王老师在讲座的开始,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早年作为神经和肿瘤外科医生时的经历,并引出了讲座主题,即对构筑大脑Basic Innate Structures的初步探索。王立平教授为大家系统讲解了其研究团队在解析由大脑焦虑情绪调控骨骼变化神经环路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如何以先天性恐惧行为模型,利用光遗传学、药物遗传学、多通道电生理技术、神经环路示踪技术等解析视觉本能恐惧反应。为了进一步全面的精准的量化动物的各种行为,使行为分析与神经活动的尺度相匹配,王立平教授还介绍了其课题组研发的三维行为采集装置及自动化行为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采集、分析丰富的动物行为数据,从而解析更多能表示动物情绪的行为。王立平教授寄语同学们勇于探索,将现有的研究继续发展下去,希望未来的人工智能能真正做到在脱离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也能做出与人相同或者更加准确无误的判断,同时也强调在做研究时要用尽所有可能的技术和方法,但是模型越简单越好。
讲座第二阶段,王教授与现场部分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在脑科学研究中的新方法给予了精彩的讲解,为现场、线上观众在基础结合临床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思路,让听者受益匪浅。
“围术期医学部医学系列讲座”是围术期医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围术期医学部后期将陆续邀请围术期医学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为提升医务人员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能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