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晶报:“三八”节来临,坚守抗疫前线的“她们”这样说
  •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5日
  • 点击数:1,208

“三八”节来临,坚守抗疫前线的“她们”这样说

庚子鼠年,“新冠病毒”来袭,无数勇敢的“逆行者”,用坚守照亮城市的希望。她们工作在不同岗位,也许平凡,但是敬业。她们,可能是丈夫的妻子,是爸妈的宝贝女儿,是儿女亲爱的妈妈,而在“新冠”肺炎战场上,她们是专于抗疫的骨干力量,忘我工作的“铁娘子”。

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南方科技大学医院16位一直坚守在抗疫前线的“铁娘子”,说出自己的抗疫感言,纪念在特殊时期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1、战疫女性:王玉梅(呼吸科主任兼感染科主任,参加工作22年)

202004251056107226.Jpeg

战疫岗位: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组建

发热门诊工作是24小时值守,最大的难度和挑战是既要保证诊疗质量,又要防止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发热门诊医师来自全院各个岗位,既要对他们反复进行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培训,还要根据复杂多变的疫情以及流行病史随时作出调整。讨论制订各项诊疗流程,反复交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

战疫感言:临危受命,在抗疫期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2、战疫女性:熊辉(38岁,检验师,参加工作11 年)

202004251056103340.Jpeg

战疫岗位:新冠肺炎核酸检验

新冠肺炎核酸检验是与病毒距离最近、接触最频繁的岗位。检验人,身居“隐秘战线”中,虽不直接接触患者,但幕后的工作同样面临风险。战疫期间,很多检验师放弃休息时间,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全力保障按时发出检测报告。

战疫感言:每天几百份核酸检测的样品背后都隐藏着患者的焦虑,承载着亲人的期盼,寄托着医院领导的关切。我们多一分汗水,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3、战疫女性:张陵湘(37岁,ICU护士长,参加工作19年)

202004251056104421.Jpeg

战疫岗位:支援深圳三院感染三科

感染三科病区收治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是这次战疫最为凶险的最前线。呼吸机、ECMO、CRRT、俯卧位通气、振动排痰、体位引流……是他们工作的日常,安慰鼓励病人,帮助康复锻炼也是工作的重点。看着一个个患者由绝望恐惧变得充满希望,由全身插满生命支持管道到一步步转入康复科,就是最大的职业成就感。

战疫感言:“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这些护士的眼睛”,我愿成为患者眼里的星星,为他们带去爱和希望。

4、战疫女性:蔡叶琴(49岁,院感科医师, 参加工作29年)

202004251056104205.Jpeg

战役岗位:支援深圳三院院感科 

院感科主要工作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四周管墙壁”,最终目的是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医院面临着严峻的防控形势,院感人每天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画布局、建制度、做培训、定规范,确保疫情不蔓延、不扩散。每天下临床查隐患、测环境、做指引,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战役感言:“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是我们感控人的工作精髓。

5、战疫女性:全海青(29岁,护士,参加工作7年)

202004251056119895.Jpeg

战疫岗位:深圳火车西站驻点保健工作

驻点护理人员每天要为上千人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到册、上门排查及心理辅导等。疫情发生后,很多人放弃家人团聚,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流浃背工作,却从来没有退缩。

战疫感言:能在抗疫的路上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这是我的本职,也是我的自豪。

6、战疫女性:贾暖 (49岁 ,药剂科主任,参加工作30年)

202004251056110029.Jpeg

战疫岗位:药剂科

疫情发生后,药剂科全体人员迅速响应,启动发热门诊药房,根据防疫药品目录储备防疫药品。每天药品和消杀品的供需信息瞬息万变,需要克服重重意料之外的困难。

战疫感言:我曾亲历汶川抗震、非典疫情的药品保障工作。药学人员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坚定信念。医者救死扶伤,心似莲花开。这才是世上最美的模样。

7、战疫女性:周彩云(29岁,ICU医师,参加工作3年)

202004251056110547.Jpeg

战疫岗位:支援深圳三院重症监护室

到三院支援等于进入到抗疫最前线。抗疫工作和以前工作最大的不同,每次进入病房前,医生都要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其次,就是要战胜自己对病毒的恐惧和坚定患者痊愈的信心。

战疫感言:这次疫情爆发后,我第一时间请缨。我相信,战胜疫情,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爱吧。

8、战疫女性:周柳青(27岁,临床服务办干事,参加工作8年)

202004251056119610.Jpeg

战疫岗位:临床服务办

疫情防控期间,临床服务办要带领保洁团队严格落实医院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清洁消毒方案及各流程登记本,组织保洁培训,督导保洁现场消毒防护及配置人员防护,成立24小时终末消毒小组加强高频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日产日清等等,保障防疫清洁消毒工作。

战疫感言:医务人员都在一线抢救生命,我就是这场战疫的“后勤兵”,全力以赴,尽最大的努力守护好战友们。

9、战疫女性: 吕永媚(29岁,放射技师,参加工作3年)

202004251056113712.Jpeg

战疫岗位:发热门诊CT室

医院D栋发热门诊CT设备是针对这次疫情安装的新设备,放射技师们必须在一天时间熟练操作流程。 因发热门诊是临时建立没有值班室,放射技师们很多时候只能在操作室狭窄的角落里休息。

战疫感言:取消休假,自愿到环境困难的岗位,义无反顾。

10、战疫女性:姚田(21岁,护士,参加工作半年)

202004251056110408.Jpeg

战疫岗位: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的护理人员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发热患者。例如大年初一的第一个夜班,确诊了两名核酸阳性患者,她们需要保持平静,克服恐惧,保持专业度。

战疫感言:在发热门诊工作,要保持平静,要克服恐惧,尽一己绵薄之力,为抗“疫”作出一份贡献。

11、战疫女性:邱娴(34岁,特诊部主治医师,参加工作7年)

202004251056116456.Jpeg

战疫岗位:社区“三位一体”排查

社区“三位一体”排查医护人员就是“扫雷员”。主要是对具有流行病学史的居家隔离人群,做好随访及跟踪,对出现临床症状的人员及时进行相关处理。“落实到户到人”的排查方式有利于更早筛查出基层人群中的疑似病例,并转介至发热门诊进一步观察,把新冠“星星之火”扑杀在潜伏期中。

战疫感言:除夕,我的丈夫、哥哥、弟弟均身着防护服在抗“疫”一线“守岁”,我也参加支援线上问诊答疑,下社区参加“三位一体”排查。这年,我感受了一家人在“抗疫”。

12、战疫女性:李玲玲(24岁,门诊便民中心分导诊组长,参加工作6年)

202004251056116556.Jpeg

战疫岗位: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对每一位来院的患者及家属开展体温检测,发现发热且符合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立即陪送到发热门诊就诊,守住防控第一道防线,要做好预检分诊,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心。

战疫感言: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细致,多一份安全。

13、战疫女性:杨文琴(37岁,儿科医师,参加工作16年)

202004251056115462.Jpeg

战疫岗位:儿科发热门诊和病区

作为儿科发热门诊和病区的医生,要为筛查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面对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在努力做好防护的时候,要耐心诊治,排查隐患。患儿的家属往往紧张、不安,医生不仅治病,还要耐心安抚患儿和家属。

战疫感言: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们,我们就一直陪伴,并肩“童”行!

14、战疫女性:向淑英(45岁,保安,参加工作2年)

202004251056118462.Jpeg

战疫岗位:医院安保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不同岗位的保安就是医院的守门人。

作为医院安保人员,每天做好来访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测量以及进入科室前的消毒。遇到不配合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最好的服务获得大家认可。

战疫感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尽快结束,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大家健健康康,出门不用戴口罩,可以看到彼此的笑脸。

15、战疫女性:贾丹丹(38岁,护士,参加工作8年)

202004251056110848.Jpeg

战疫岗位:发热呼吸道感染病区

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病区护士,做病区护理工作的时候要比平时更为仔细心细。有时候,发药遇到年迈的老人或者新入院的病人,会帮患者把药一颗一颗地剥好,放在纸杯里,耐心解释药物作用,督促他们服用,尽力让每一位患者都尽快康复。

战疫感言:我一名地地道道的湖北人,虽然不能去湖北的前线支援,在这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支持。

16、战疫女性:阳庆北(22岁,护理学员,参加工作7个月)

202004251056117662.Jpeg

战疫岗位:门诊分导诊

为患者来院就诊做好指引,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咨询,测量体温。要求对医院的情况流程都十分熟悉,才能及时回答患者疑问。有时候同一个问题,要重复回答很多次,直到患者满意为止。

战疫感言:非典的时候,我刚上幼儿园,被很多哥哥姐姐保护着,现在我长大了,我也可以站出来保护其他人了。这是我的自豪。

记者:严珊珊;通讯员:黄贤君、段婷婷)

转载链接:

https://appimg.allcitysz.com/template/displayTemplate/dist/index.html#/newsDetail/544441?isShare=true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