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江星 朱晓雯] 巨大儿是指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4000g,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巨大儿仅为3%左右,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新生儿的出生平均体重开始增长,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到本世纪初已经达到7%-8%。
近日,一名12.5斤的巨婴因“胎儿窘迫、巨大儿”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出生,患儿生后不久即出现气促、呻吟、喉中痰鸣、全身紫绀、鼻扇及三凹征阳性,即转入新生儿科诊治,他的到来立即刷新了我新生儿科收治最大出生体重患儿的记录。入院后立即予清理气道、吸氧等,青紫无改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65%左右,立即予气管插管清理气道,吸引出黄色粘液约3ml,面罩正压通气后肤色逐渐转红润,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急拍胸片提示吸入性肺炎,急查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立即请示陈勤玲主任,即予NCPAP辅助通气,经过4天的呼吸支持治疗,患儿呼吸情况逐渐好转。但死神仿佛还未走远,撤机当晚约21:30值班医生巡房时,发现患儿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呼吸达90次/分,心率增快,约280次/分,立即予苯巴比妥钠镇静,同时通知二线医生,完善心电图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予以去乙酰毛花甘静脉推注后,同时给予地高辛维持量口服,完善心脏彩超:室间隔缺损(肌部),并请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李博宁副主任医师会诊,考虑患儿存在间断性房性心动过速,与患儿体重过大,心脏耐受力欠佳及发育不完善均有关,建议继续口服地高辛并随诊治疗。经过积极耐心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患儿心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生命体征转平稳。
陈勤玲主任查房时,叮嘱医护人员,巨大儿在生产过程中,有着惊人的风险:对于母亲来说,容易造成阴道裂伤甚至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妇尿瘘;对于新生儿来说,则容易出现宫内缺氧、胎粪吸入、颅内出血、内环境紊乱、心率失常、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神经水肿、骨折等问题,有的可能在短期内恢复或痊愈,但一旦造成臂丛神经损害或者脑瘫等,则终生难以康复。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孕妇孕期出现体重猛增,甚至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导致现在新出生的胖丫头、胖小子明显增多,肉嘟嘟的虽挺招人稀罕,但体重超标,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对产妇和婴儿来说都可能会造成终身不愈的损伤,在此也呼吁孕妇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诞下巨大儿。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为了这份珍贵的希望,医护人员们几乎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全体医护人员几乎付出了所有心血和汗水来坚持这份信任与期待。由于新生儿不能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其不适,不能有家属陪护,只能通过哭声表达,而有些危重新生儿甚至连啼哭能力都没有,医护人员更需要频密地巡查,用心地辨别患儿的哭声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及时作出判断和有效的处理。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很快,如果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就能挽救一条生命,医护人员丝毫不能松懈,时刻关注患儿的病情,用爱去呵护每一个患儿。呵护新生命,不单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爱和一份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