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玩得好好的,睡到凌晨咳了一会儿,慢慢喘不上气,脸色发青……近日,深圳一4岁半儿童凌晨突发急性喉炎合并严重喉梗阻,情况危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多学科医护人员以“生死时速”合力抢救,使孩子免受气管切开之苦。目前患儿已出院。专家提醒,儿童急性喉炎并喉梗阻容易在夜间发病,严重者可导致窒息、心衰死亡,家长须重视。
4岁半男孩半夜喘不上气脸色发紫
4岁半的男孩亮亮(化名)平时由奶奶带着在楼上睡,爸爸妈妈在楼下睡。5月4日,亮亮还一切正常,但到了5日凌晨约1点钟,亮亮妈妈被奶奶的电话声吵醒。奶奶慌乱地说,赶紧上来看看,孩子咳了一会儿,喘不上气了。
亮亮妈妈跑上楼,发现孩子脸色发紫,想咳又咳不出来,感觉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已经说不上话了,难受得上蹿下跳。亮亮妈妈一看情况严重,赶紧联系120,把孩子送到了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在120送医院途中,已联系儿科病房医护做好准备,参与抢救。
紧密配合精心治疗,保护孩子免受气管切开之苦
亮亮进入急诊科抢救室时,儿科急诊医生陈太兴、宋永芳,护士葛玲及急诊科值班护士已经等候在旁。医生发现,孩子吸气时严重喉鸣、呼吸短促、咳嗽声怪异,并出现大汗淋漓、脸色发紫、惊恐、烦躁。
医生立即给予吸氧、保持气道通畅,雾化激素等减轻喉头水肿,建立静脉通道,紧急完善相关检查,并电话汇报儿科二线主任医师李劲松,李劲松判断患儿为“急性喉炎并III度喉梗阻”,电话指导现场医生继续给予雾化、静脉注射激素减轻喉头水肿,并提醒病情危急,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为保障患儿生命安全,考虑如果药物治疗无效,需要气管插管,甚至气管切开;指示预备儿童呼吸机,急请麻醉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会诊评估,守护床旁,随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并联系ICU准备重症监护治疗。
挂下电话,李劲松立即赶往医院指挥抢救。在儿科、急诊科、耳鼻喉科、麻醉科等医护的共同努力下,1个小时后,亮亮气促改善,喉鸣减轻,2小时后转入病房。谁知进入病房后,亮亮再次出现喉鸣、大汗、惊恐及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情况,李劲松继续指挥抢救,医护团队紧张有序地执行每一项治疗。经过数小时的奋战,亮亮开始安静入睡,喉鸣消失,面部、口唇转红润,呼吸、心率渐趋平稳。
多科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使已经III度喉梗阻的亮亮避免了气管插管或切开的痛苦和后续影响。经过严密监护和精心治疗,亮亮病情趋于稳定,目前已顺利出院。
半夜憋醒并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李劲松表示,急性喉梗阻系因喉部或邻近组织的病变致喉腔急性变窄或阻梗导致呼吸困难。急性喉梗阻以往婴幼儿多见,近期发病年龄相对大些,原因不明,可能与白天玩耍过度疲劳、天气多变有关,所以夜间容易发病。小儿易患喉炎,原因为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及组织结构特点:喉腔比较狭窄,未发育完善,喉部的黏膜血管丰富,声门下黏膜相对疏松,易发生水肿感染,导致梗阻。
李劲松提醒,急性喉梗阻往往易发生在夜间入睡后,突然憋醒,继之出现犬吠样咳嗽、喉鸣、气促、烦躁,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危及生命。患儿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送孩子去医院就诊。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王卓芬 杨文琴
责任编辑: 黄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