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晶报:200多斤小伙一年暴瘦70斤 肥胖“糖友”易诱发“三高”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9日
  • 点击数:952

2021年11月14日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Access to Diabetes Care)”。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从事30多年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工作的专家詹晓蓉主任指出,近些年,我国的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大幅度上升,2018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数据显示,深圳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超过70万,有年轻化趋势。

▲詹晓蓉主任在南科大医院门诊接待患者。

在现代代谢疾病里,糖尿病往往不是“独行侠”,而是常常与肥胖如影相随,而且常常合并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等代谢性疾病。因为肥胖与2型糖尿病所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急剧上升。得了糖尿病,可否逆转?面对很多肥胖糖友最关心的话题,詹晓蓉主任指出,关键是从源头解决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人体能量过剩问题。

近一年来,南科大医院詹晓蓉主任团队,已经通过规范跟踪治疗,帮助许多高糖肥胖患者实现以高糖为主的代谢病逆转。近期,南科大医院成为南山区糖尿病区域学科联盟副盟主单位,未来将通过区域联动诊治网络,帮助更多肥胖糖友患者进行新发2型糖尿病逆转。

高糖让他差点“瞎了眼” “糖友”居多是“四高”患者

今年40岁,家在东莞的陈女士(化名)被收住进南科大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时候,不仅有头晕症状,双眼看东西已经模糊,甚至右眼还会出现‘黑影’。原来,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她已经患有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压八年,血压高达220/130mmHg,随机血糖 32mmol/l,尿蛋白+3显示,她的肾脏出现了损害。

这是很典型的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诊治难度在于“矛盾中求生存”。一方面糖尿病肾病和中央静脉阻塞需要抗凝,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视网膜出血加重,所以需多方面同时兼顾,准确掌握“度”, 降糖、降压时不能求快,需缓慢而平稳。最后经过半个月住院治疗,2个月全程跟踪治疗,患者的血糖才平稳在正常范围(空腹5-6mmol/l 餐后2小时5-6mmol/l)。目前,陈女士只需每天只需服半片降压药,血压维持在120-130/70-80mmHg,右眼“黑蒙”消失,可以清晰看到东西,尿蛋白也消失了。

詹晓蓉主任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变得越来越复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单独发病只占6-7%,约93%患者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同时发病,进而引发严重并发症,如眼、肾脏、心脏等。因此,这往往需要综合诊治。而诸如陈女士这样,因为糖尿病导致“伤眼”的患者,今年詹晓蓉已经碰到过好几个。

200斤糖友小伙暴瘦70斤 高糖常与肥胖如影相随

在詹晓蓉主任门诊,有不少患者是因为“口渴、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来到医院就诊,虽然有消瘦迹象,但很多其实是不折不扣的“胖子”。

200多斤一年暴瘦70斤,这并不是梦,是发生在深圳小伙小李身上的事。一年前,200多斤的小李,不仅体态肥硕,还是个典型的“四高”患者。初次来到南科大医院门诊检查,他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都纷纷亮起了“红灯”,肝功能也出现了异常。经过十个月的药物、饮食、运动调整,小李暴瘦至140多斤,而最让人欣喜的是,随着肥胖的消失,他的糖代谢、脂代谢等各个指标都在好转。

30多岁的男子小张,就是这样的例子。长期的熬夜、吃外卖、抽烟喝酒诸多坏习惯,让他一度也成为了代谢综合征的肥胖患者,BMI值高达28,还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最后,经过医生系统长达一年的跟踪治疗,近期,他终于摆脱胰岛素,并停止吃降糖药,将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维持在较好的范围。早睡早起、爱好运动,少吃外卖……他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健康。

2型糖尿病和肥胖与发病机制是相似的。“肥胖与2型糖尿病均属于营养过剩性疾病,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及体力活动不足使肥胖患病率增加,而肥胖者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减低,产生胰岛素抵抗,长期的胰岛素抵抗,使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糖升高。所以肥胖与2型糖尿病根本原因是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能量过剩。”詹晓蓉主任说。

专家支招 控糖也是解决能量过程

“最记得詹医生说的,我的肥胖和其他疾病是吃出来的,怎么吃出来的就怎么吃回去。减肥可能有很多种方法,找到适合并自己舒服的方式坚持下来最重要。现在每天看到体重有变化,而今天也看到了其他身体数据也发生了质的改变,特有信心和继续保持这种健康的疗养方式。”在南科大医院内分泌科詹晓蓉主任的患者粉丝群中,有一位今年成功减重16斤的病友分享道。

运动、饮食、药物是糖尿病的“三驾马车”。解决能量过剩,说到底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目前,是有一些新药可以从肾脏中将多余能量排泄出去,在辅助上合理饮食和有效运动,但是需要医生专业指导。

“减少食物摄入听起来如此简单,做起来如此之难。因为人的食欲中枢与情绪中枢紧密相连,情绪中枢(杏仁核等脑区)可以通过大脑中的通路影响食欲中枢,从而对你的胃口发挥作用,这种生理因素决定了享受性进食有种巨大的快感,加之现代生活中食物极为丰富,诱惑力如此巨大,所以控制饮食变得难度加大。”詹晓蓉也见过很多失败的案例。

那么,如何做到控制饮食?在既不影响幸福感的同时又要做到低能量的摄入,就只能依靠对食物的调节和选择性食用达到健康饮食的效果,这个时候,专业医生可以给予科学指导。但是这种方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自律性很强的人,自律性不强的人,只好用抑制食欲的药物或通过胃结扎手术减少胃的容量来达到减少能量摄入的目的。

至于增加消耗,可以以运动方式将其多余的热量消耗掉, 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选择一种有效消耗能量得运动方式是治疗肥胖与2型糖尿病有效手段。总之,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解决能量过剩问题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这类患者减重是关键,任何促进食欲,增加体重的治疗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消除了多余的能量,有效减重,保护胰岛β细胞,成功实现新发2型糖尿病。

减少肥胖超重 助力建设逆转代谢性综合征区域学科联盟

虽然,在临床中,“四高”患者以中老年为多,但是年轻化趋势也不容小觑。近期,据深圳市中小学生体检结果,2020年全市学生超重肥胖率已经上升至22.47%。另有数据显示,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低龄化趋势明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2018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数据显示,深圳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超过70万,有年轻化趋势。

詹晓蓉主任是临床医学博士、药学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30年来,临床、科研、 博士生、硕士生的培养为一体的工作,造就她对内分泌和代谢病有较深的见解,如糖尿病、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疾病,尤对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有较深入研究。詹晓蓉主任表示,代谢综合征如不及时有效干预,将出现“井喷”式发病。消灭代谢性综合症就是将心脑血管病扼杀在摇篮中,属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深圳是一个高压力、快节奏、年轻化城市,代谢综合征逆转诊治如何更好在深圳落地?“代谢综合征逆转是一个系统长期工程,除了需药物干预之外,最重要是需要详细的运动处方和饮食处方,并形成联盟管理”詹晓蓉说。

近期,南科大医院内分泌科成为南山区区域学科联盟副盟主单位,詹晓蓉针对深圳特点,积极推动建设逆转代谢性综合征区域学科联盟,提出“多学科、全方位、全程、高质量管理病人”的理念,积极推动以肥胖为中心逆转代谢综合征治疗工作。

记者:严珊珊

通讯员:黄贤君 陈子亮

编辑:陈建国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