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崔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鼻部的疾病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全国爱鼻日”,旨在提醒人们增强鼻腔健康意识,今年的爱鼻日主题是:关注鼻腔健康,加强气道防护。
鼻腔是呼吸的第一道门户,鼻部疾病容易使鼻子的功能丧失,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能怠慢鼻部疾病。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鼻部疾病。
1.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最典型的症状是鼻痒,常伴有一连串地打好几个喷嚏,多则有十余个,晨起和入睡时最明显,有大量的清水鼻涕和不同程度的鼻塞。该病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春季过敏原较多,导致过敏性鼻炎高发,也有患者表现为常年性,易与感冒混淆。李玉茹主任指出,普通感冒一般七到十天可以自愈,如果鼻塞、流鼻涕超过十五天,就要警惕过敏性鼻炎,约30%的患者还可能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治疗有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口服抗组胺药物等;以及免疫治疗,主要是针对螨虫过敏的脱敏治疗,但治疗时间较长,一般2-3年,有效率约70-80%;对于难治性的过敏性鼻炎,可以采用翼管神经切断术。
2.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可伴有头面部沉重和压迫感,嗅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伴有鼻息肉。目前鼻窦炎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全身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鼻腔冲洗、物理治疗、鼻窦穿刺治疗、负压置换治疗、体位引流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其中全身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鼻窦炎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向外扩散至眼部及大脑,引发视力受损、失明、昏迷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鼻息肉不及时治疗则会向鼻腔、眼眶不断增生,可导致颅底骨头受损、容貌改变以及其他严重后果。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如果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无效,则需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方式是内镜治疗,手术技术十分成熟,能达到80-90%以上的有效率,同时十分安全,极少发生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导致空鼻症。李玉茹主任提醒,儿童鼻窦炎反复迁延不愈,常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影响鼻腔及鼻窦的分泌物引流,因此,需手术切除腺样体,目前耳鼻咽喉科采用低温等离子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可以做到术腔微出血,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3.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鼻涕中常有血性分泌物,伴臭味,有头痛不适,CT扫描可见单侧鼻窦病变,窦腔内有散在高密度影。药物治疗不能根治,只能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也是采用鼻内镜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