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冬季中医饮食养生
  •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6日
  • 点击数:1,752

冬季是最冷的时节,对应的脏器为肾,对应之腑为膀胱,生理变化中的生长化收藏,主要是藏,五体中对应为骨,五志对应为恐,五色为黑,五味为咸,五气为寒,节气包括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 

冬日养阴

春夏是「阳长阴消」,可借助春夏之气培补阳气,而秋冬是「阴长阳消」,也可借助秋冬之阴气培补阴气。阴虚人内火大,可借此机会养阴,恢复人体阴阳平衡。 

水为阴中之至阴,阴虚者可在冬季多喝一点温水,如清洁的泉水、井水,养阴食物可吃雪梨、海参等。

冬日养阳

冬日太阳最为温暖,冬日晒太阳可在早上十点到下午两点,正当阳气旺时,接受阳光照射;在食物上,也可多吃一点温性食品,如羊肉炖萝卜、鸡肉炖生姜等。

冬日养肾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肾贮藏精气,主生殖、造血、生长发育、防卫病邪等,肾还主纳气,主骨生髓,养脑益智,促发生长,开窍于耳,司二便,控制二阴的开合。冬季是养肾非常重要的季节,在药膳方面,可用枸杞,或山药、何首乌炖肉,也可多吃墨鱼、芝麻、黑米、桑葚等,中药方面可服六味地黄丸。

在肾藏精方面,可多吃鸡汤、骨头汤,多吃核桃、桑葚、黑枣,中药可用枸杞、黄精、何首乌、鹿角片、鹿角胶、阿胶等,或共同炖肉吃。

冬日养肾气

肾气不足则呼吸气短,腰酸膝软,尿多便稀,遗精带少,可吃些菟丝子、覆盆子、沙苑子、人参、桂附地黄丸等。

若频尿不禁,晚上起来好几次,可炖些猪膀胱来吃,或用枸杞炖乌骨鸡。

若常常怕冷感冒,鼻流清涕,可多吃枸杞、核桃,或喝人参水,桂附地黄丸等。

冬日养脑

肾生脑髓,养脑必先补肾,若肾气不足,脑空怔忡,容易健忘,可多吃芝麻、松子、腰果、花生、核桃、栗子、榛子、灵芝、蘑菇、芡实、山药、枸杞、益智仁等等。

冬日养耳

肾开窍于耳,若肾精亏虚,听力下降,耳鸣耳聋,可多吃黑木耳炖猪腰、枸杞炖鳖等,效果极佳。

冬日养脾胃

冬日寒冷,肠胃不好的,容易阳虚腹痛,怕冷,腹部畏寒,脐部发冷,大便稀溏,舌苔白腻,饮食上要少吃凉,多食温,谨防肚子受凉,生姜炖肉服用。 

中药可用理中汤,组成有白术、人参、干姜、甘草;若腰以下发凉,头晕乏力,非常怕冷,表示肾阳也虚,可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加上附子温阳散寒。 

冬日关节痛

冬天的严寒,让中老年人常常膝关节痛,遇冷加重,行走不便,痛苦异常,这种怕冷的情形,属肾阳虚,可服用金匮肾气丸,药膳可用附子三钱,与猪肉或羊肉同炖,可炖三小时以上,吃肉喝汤。 

冬日双腿抽筋

寒主收引,天冷牵动筋脉易抽筋,保养上除了多做伸筋运动外,饮食上可多吃牛筋、猪蹄,多吃含钙食物,如虾皮、骨头汤,中药可用白芍、木瓜、甘草等泡水喝。 

冬季化痰饮食

冬天冷空气刺激,很多人气管炎就发作起来,痰特别多,这种因肺寒生痰的人,多怕冷乏力,后背畏寒,应温肺化痰:衣着上要多穿一点,让肺部保暖,饮食上可多喝羊肉汤,羊肉温肺,猪肉炖萝卜,萝卜顺气化痰,也可用人参、沙参共同炖肉,养益肺气,还可多吃杏仁、百合、银耳、莲藕,对气管都很好。◇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