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对于痛风,你要知道的这几个饮食守则!
  •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4日
  • 点击数:1,742

 

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发作时疼痛剧烈难忍,影响生活工作。同时也可表现为关节僵直或畸形、痛风石、肾损害、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等多种慢性症状。 
 

 

 

由于原发性痛风无法进行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根治。

 

 

目前我们治疗痛风的目的主要是:

 

①迅速控制痛风性急性发作;②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一般治疗包括:

 

①饮食控制:应采用低热能膳食,避免高嘌呤食物,保持理想体重。严格戒饮各种酒类,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

②避免诱因: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穿鞋要舒适、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③防治伴发疾病:需同时治疗伴发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需要制动,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暂缓使用降尿酸药物,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痛风。痛风发作期间禁用热水浴足,活络油等按摩,以免加重疼痛。


 

 

目前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

 

1、秋水仙碱(colchicine):可抑制炎性细胞趋化,对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应及早使用,大部分患者于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可明显缓解,传统用法是口服给药0.5mg/h或1mg/2h,直至出现下列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③24小时总量达6mg。需要指出的是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除胃肠道反应外,可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细胞损害、脱发等,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加重肾功能不全,影响血小板功能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3、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类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ACTH25单位静脉点滴或40~80单位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或口服泼尼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减量停服。 

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旨在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降尿酸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促尿酸排泄药,另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药,二者均有肯定的疗效。为防止用药后血尿酸迅速降低诱发急性关节炎,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治疗量,生效后改为维持量,长期服用,使血尿酸维持在327µmol/l(5.5mg)以下。此外为防止急性发作,也可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预防性服用秋水仙碱0.5mg,每日1~2次,或使用非甾类抗炎药。 

 

如果痛风合并肾脏病变,除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外,碱化尿液,多饮多尿也十分重要。对于痛风性肾病,在使用利尿剂时应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利尿酸等,可选择螺内酯(安体舒通)等。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兼有利尿和碱化尿液作用,亦可选用。降压可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避免使用减少肾脏血流量的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其他治疗同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损害。

 

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大部分可溶解、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除使用别嘌醇积极降低血尿酸外,应按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处理。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行透析治疗,必要时可作肾移植。 

 

对于血尿酸水平在535μmol/L(9.0mg)以下,无痛风家族史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一般无需用药治疗,但应控制饮食,避免诱因,并密切随访。反之应使用降尿酸药物。如果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脑血管病等,应在治疗伴发病的同时,适当降低血尿酸。 

 

大多数痛风患者如能及早诊断,遵循医嘱,可以如正常人一样饮食起居、工作生活。慢性期患者经过治疗,痛风石可能缩小或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改善。 

 

但30岁以前出现初发症状的患者,预示病情严重。发生尿酸性或混合性尿路结石者可并发尿路梗阻和感染。尿酸盐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也可影响肾功能。伴发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肾病者,如未经治疗可进一步导致尿酸盐排泄障碍,这不仅能加速关节内的病理进程,同时也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而危及生命。 

 

送上彩蛋:痛风患者饮食选择

高嘌呤食物很多,大体归纳分为如下几类: 

1、含极大量嘌呤的食物:如羊心,胰,浓缩肉汁,肉脯,鲱鱼,沙丁鱼及酵母等。 

2、含大量嘌呤的食物:如凤尾鱼,鳕鱼,马哈鱼,鲭鱼,鲑鱼,扇贝肉,咸猪肉,鹅肉,鹧鸪肉,鸽肉,牛肉,肝,肾等。 

3、含中量嘌呤的食物:如鸡肉,鸭肉,羊排,猪肉,兔肉,脑,火腿,舌,内脏(胃及肠等产)牡蛎肉,虾,鳗鲡,大比目鱼,菜豆(肾形豆),小扁豆,蘑菇或菌类制品,豆制品,青豆,豌豆,菠菜及花生等。 


可自由选择的低嘌呤食物包括:

1、谷类及其制品,如精白米、富强粉、葛粉、玉米片、玉米粥、空心面、面条、麦面粉、麦面食或苏打饼干、馅饼(肉馅除外)。 

2、蔬菜类,有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苣荬菜球、甘蓝、莴苣、刀豆、南瓜、倭瓜、西葫芦、番茄、萝卜、厚皮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甘蓝菜、卷心菜等除占中等量嘌呤的蔬菜(绿豆、扁豆、菠菜)以外的品种。 

3、蛋类、黄油、各种脂肪(中等食入)、鱼子酱、糖和蜜汁。 

4、乳类有各种鲜奶、炼乳、奶酪、酸奶、麦乳精及含奶油制品(无肉类)。 

5、各种饮料包括茶,咖啡,果汁,汽水,巧克力和可可茶。 

6、胶质类,如海参和鱼翅。

7、各种坚果,如核桃仁,栗子。 

8、浓缩维生素制品,如鱼肝油,大比目鱼油。

9、各种苹果、梨、黑李、杏、杏干、葡萄、橙子、草莓及果酱、桔酱等果汁

 

 

孙艳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临床营养师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内分泌代谢专业副主任医师,临床营养师,深圳市内分泌代谢女医师协会委员。在省级三甲教学医院工作十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诊疗经验。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及痛风性关节炎,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诊治。

 

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发作时疼痛剧烈难忍,影响生活工作。同时也可表现为关节僵直或畸形、痛风石、肾损害、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等多种慢性症状。 
 

 

 

由于原发性痛风无法进行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根治。

 

 

目前我们治疗痛风的目的主要是:

 

①迅速控制痛风性急性发作;②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一般治疗包括:

 

①饮食控制:应采用低热能膳食,避免高嘌呤食物,保持理想体重。严格戒饮各种酒类,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

②避免诱因: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穿鞋要舒适、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③防治伴发疾病:需同时治疗伴发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需要制动,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暂缓使用降尿酸药物,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痛风。痛风发作期间禁用热水浴足,活络油等按摩,以免加重疼痛。


 

 

目前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

 

1、秋水仙碱(colchicine):可抑制炎性细胞趋化,对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应及早使用,大部分患者于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可明显缓解,传统用法是口服给药0.5mg/h或1mg/2h,直至出现下列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③24小时总量达6mg。需要指出的是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除胃肠道反应外,可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细胞损害、脱发等,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加重肾功能不全,影响血小板功能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3、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类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ACTH25单位静脉点滴或40~80单位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或口服泼尼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减量停服。 

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旨在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降尿酸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促尿酸排泄药,另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药,二者均有肯定的疗效。为防止用药后血尿酸迅速降低诱发急性关节炎,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治疗量,生效后改为维持量,长期服用,使血尿酸维持在327µmol/l(5.5mg)以下。此外为防止急性发作,也可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预防性服用秋水仙碱0.5mg,每日1~2次,或使用非甾类抗炎药。 

 

如果痛风合并肾脏病变,除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外,碱化尿液,多饮多尿也十分重要。对于痛风性肾病,在使用利尿剂时应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利尿酸等,可选择螺内酯(安体舒通)等。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兼有利尿和碱化尿液作用,亦可选用。降压可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避免使用减少肾脏血流量的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其他治疗同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损害。

 

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大部分可溶解、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除使用别嘌醇积极降低血尿酸外,应按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处理。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行透析治疗,必要时可作肾移植。 

 

对于血尿酸水平在535μmol/L(9.0mg)以下,无痛风家族史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一般无需用药治疗,但应控制饮食,避免诱因,并密切随访。反之应使用降尿酸药物。如果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脑血管病等,应在治疗伴发病的同时,适当降低血尿酸。 

 

大多数痛风患者如能及早诊断,遵循医嘱,可以如正常人一样饮食起居、工作生活。慢性期患者经过治疗,痛风石可能缩小或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改善。 

 

但30岁以前出现初发症状的患者,预示病情严重。发生尿酸性或混合性尿路结石者可并发尿路梗阻和感染。尿酸盐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也可影响肾功能。伴发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肾病者,如未经治疗可进一步导致尿酸盐排泄障碍,这不仅能加速关节内的病理进程,同时也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而危及生命。 

 

送上彩蛋:痛风患者饮食选择

高嘌呤食物很多,大体归纳分为如下几类: 

1、含极大量嘌呤的食物:如羊心,胰,浓缩肉汁,肉脯,鲱鱼,沙丁鱼及酵母等。 

2、含大量嘌呤的食物:如凤尾鱼,鳕鱼,马哈鱼,鲭鱼,鲑鱼,扇贝肉,咸猪肉,鹅肉,鹧鸪肉,鸽肉,牛肉,肝,肾等。 

3、含中量嘌呤的食物:如鸡肉,鸭肉,羊排,猪肉,兔肉,脑,火腿,舌,内脏(胃及肠等产)牡蛎肉,虾,鳗鲡,大比目鱼,菜豆(肾形豆),小扁豆,蘑菇或菌类制品,豆制品,青豆,豌豆,菠菜及花生等。 


可自由选择的低嘌呤食物包括:

1、谷类及其制品,如精白米、富强粉、葛粉、玉米片、玉米粥、空心面、面条、麦面粉、麦面食或苏打饼干、馅饼(肉馅除外)。 

2、蔬菜类,有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苣荬菜球、甘蓝、莴苣、刀豆、南瓜、倭瓜、西葫芦、番茄、萝卜、厚皮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甘蓝菜、卷心菜等除占中等量嘌呤的蔬菜(绿豆、扁豆、菠菜)以外的品种。 

3、蛋类、黄油、各种脂肪(中等食入)、鱼子酱、糖和蜜汁。 

4、乳类有各种鲜奶、炼乳、奶酪、酸奶、麦乳精及含奶油制品(无肉类)。 

5、各种饮料包括茶,咖啡,果汁,汽水,巧克力和可可茶。 

6、胶质类,如海参和鱼翅。

7、各种坚果,如核桃仁,栗子。 

8、浓缩维生素制品,如鱼肝油,大比目鱼油。

9、各种苹果、梨、黑李、杏、杏干、葡萄、橙子、草莓及果酱、桔酱等果汁

 

 

孙艳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临床营养师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内分泌代谢专业副主任医师,临床营养师,深圳市内分泌代谢女医师协会委员。在省级三甲教学医院工作十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诊疗经验。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及痛风性关节炎,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诊治。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