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我院邀请院外专家讲授高血压知识
  •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 点击数:2,113

       12月6日下午,在医院C栋七楼会议室,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临床实验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继光教授讲课,内容为1、如何管理高血压患者;2、动态血压在社区监测的意义。各社管中心各科负责人、各社康中心主任、各社康慢病管理医生参加了学习,通过学习了解到了当前国际诊断高血压病的金标准。
      动态血压全称为无创性血压监测(ABPM),是通过受检查佩带血压记录仪连续记录按设计模式要求的白昼、夜间血压,从而避免了单次测血压之间的客观差异和“白大衣现象”,它有助于筛选临界及轻度高血压,有助于评价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有助于探讨靶器官损伤程度并估计预后等。
      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相比有如下优点:(1)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血压,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2)动态血压可获知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3)对早期无症状的轻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提高了检出率并可得到及时治疗。(4)动态血压可指导药物治疗。在许多情况下可用来测定药物治疗效果,帮助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与给药时间。(5)判断高血压病人有无靶器官(易受高血压损害的器官)损害。有心肌肥厚、眼底动态血管病变或肾功能改变的高血压病人,其日夜之间的差值较小。(6)预测一天内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时间。在凌晨血压突然升高时,最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7)动态血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与常规血压相比,24小时血压高者其病死率及第一次心血管病发病率,均高于24小时血压偏低者。特别是50岁以下,舒张压<16.0kPa(105mmHg ),而以往无心血管病发作者,测量动态血压更有意义,可指导用药,预测心血管病发作。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