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 员工版 英文版
伤寒
  •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 点击数:2,137

疾病简介】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我国法定为乙类传染病。主要的传染源是被病人或携带者的排泄物污染的水或食物。本病为粪-口传播,主要经水、食品、日常接触以及苍蝇等生物媒介传播。人群对伤寒普遍易感,饮食卫生较差者,无伤寒特异免疫力而到伤寒高发地旅行者易发。伤寒的预后与病人的情况,年龄,有无并发症,治疗早晚,治疗方法,过去曾否接受预防注射以及病原菌的毒力等有关,婴幼儿,明显贫血,营养不良者预后较差;并发肠穿孔,肠出血,心肌炎,严重毒血症等病死率较高。

症状】伤寒潜伏期为1~2周,发病缓慢,体温上升,有持续性高热、无力、皮疹、肝脾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中毒症状,典型病例可出现玫瑰疹,病程为3~4周,有的病愈后继续排菌3周~3个月,主要合并症为肠出血与肠穿孔。            

治疗】病原治疗为关键,氟喹诺酮类为首选;肠出血者应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并发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

预防】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隔离并治疗患者和带菌者;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蝇),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流行区内的易感人群可接种伤寒菌苗。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有所帮助